2018年4月25日星期三

張保仔古道-西高山-港島徑二段-香港仔

星期日說好去鴨脷洲食海鮮,因為休漁期快到了。港島沒有太多行山路線選擇,有隊友想去西高山,那就容易了,行港島徑二段去香港仔,順道上西高山。這是很容易的路線,不過從中環或金鐘去港島徑二段,最好是走張保仔古道,既不用上山頂,又不需走西半山的車路。這樣容易的路線,當然是閒遊了。今早在金鐘集合。出隊廿人。

 經香港公園上堅尼地道、麥當奴道到寶雲道。



再上蒲魯賢徑、高化利徑到梅道。



到梅道後,過馬路直上地利根德徑。走完地利根德徑,便到張保仔古道入口。







張保仔古道入口就在地利根德徑、舊山頂道交界,以前走過幾次了。

今日閒遊,當然不上山頂,走張保仔古道去克頓道,便輕鬆得多了。
入口有一個涼亭,地面鋪了石板,很美觀。



走入幾步,便發覺這條古道已改善了,路面比以前寬闊和整潔。





越往前走,路面的狀況便越差。






不到十分鐘,便走到一個向下走的路口。我們以前便走這條路去寶珊道。今天我們繼續往前走。
前面已完全沒有水泥路面了,開始進入崎嶇的路段。



到大坡板的底部,右邊有石砌的通道,我們小心地踏著石塊上行。










走完這段石級,左邊有路繼續上行,不過那是要爬坡的。我們轉右,走那條橫向的崎嶇山徑,這算是張保仔古道的第二段吧?



這段在較高位置的古道比剛才那段難行,雖然路徑清晰,但已沒有水泥路面,只有大小不一的碎石。


















山徑最後被這個人工斜坡截斷了。跨過鐵欄,向上走。完成了第二段古道。



在人工斜坡的通道頂端,又要跨過鐵欄,往上走,到較高位置的另一段古道。


古道在較高的位置繼續。

轉右有山徑繼續引我們到配水庫。



山徑旁邊有石砌的矮牆。但路中被巨石所阻。推測這些巨石是從左邊的山坡滾下來的。看來大雨天不宜走這條路了。
大石阻路,要走上石牆












過了那段崎嶇的山徑,便進入七二年雨災塌方後修建的護土牆。











跟著山坡上的排水坑走,直到配水庫外圍的鐵絲網


配水庫外圍的山坡已被水嚴重侵蝕,要靠工程遺下的鋼梯爬上去。


爬上鐵絲網外圍後,我們前面幾個人轉右往下走。但隨後的隊友看不到我們,便轉左向山上走去。







我們在配水庫對下的空地稍停,等後面的隊友到來。不過原來他們十三人已經跟著山友的引路絲帶向上走。既然是這樣,我們便分道揚鑣,待他們知道身處位置,才約定會合地點。
從配水庫往下走不遠,便到克頓道。

下一個目的地是西高山。我們七個人便沿克頓道往上走,在一個路口轉右,走橫山徑去薄扶林。



來到瑪麗醫院對上的山坡,便差不多到港島徑二段。

到港島徑,便轉左往上走,去西高茶園,走西北脊上西高山。兩位隊友在此離隊,連海鮮餐也不吃了。



這時已約好隊友們在西高山頂會合。他們剛到過夏力道和克頓道交界的涼亭,正在走石級上西高山途中。我們小休一會,便從茶園後的山徑上西高山。

這條路我未走過。起步好像很陡,其實十分容易。




整段路都是一條普通的山徑,又不危險,為什麼不通行呢?






上了大半,回望後面的摩星嶺。








右邊是懸崖,小心不要滑倒







十多分鐘便到山頂。


從東南面上來的隊友早已到山頂。


山頂頗窄,但不算險。





從另一邊上來的隊友在觀景台下小休。他們從東南面走石級上來,又要走石級下去。

隊友想穿林落薄扶林水塘。當然沒有問題,大家也慣了,又不太難,仍算是閒遊吧?




這條路直落薄扶林水塘的港島徑,路程短,不用走夏力道回山頂廣場,再落薄扶林水塘道。既然路程較短,坡度便大了。









右面有山路不走,硬是要走落乾澗。


十五分鐘左右便到港島徑。轉右走不遠,又再穿林落薄扶林水塘道。


在這裡往下走,很快便到薄扶林水塘道。







來到一條澗道,轉左走不遠,便到出口的車路。













過了中午,趁後面的隊友未到,吃點乾糧。

我們要去鴨脷洲,便走港島徑二段去香港仔。




六位隊友在這裡離開去置富。感謝他們幫忙提點。
準備了上奇力山的後備路線。時間不足,不需要了。




這段路又長又悶,大家越行越快。

最後像是競步賽一般走下這段石級。












走引水道,然後接貝璐道落香港仔。


一點四十分乘街渡往鴨脷洲。


小組的「總務」沒有出隊,但早已在現場打點一切。










蘇鼠斑真好吃


甜品出場,要結賬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