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7日星期日

梨木樹-和宜合-古墓脊-林徑-阿佗石脊-西南坑橫山徑-麥徑八段-鉛礦坳-碗窰

 快到農曆新年了,去市區附近走走吧。看吊鐘花的熱門地點應會人山人海了。想起禾秧山附近有兩條路線未走過,今日就去漫遊禾秧山。照例從梨木樹邨起步。城門水塘是熱門郊遊地點,到城門道已見很多山友。
今日去古墓脊。經和宜合村上引水道。

入和宜合村,戴好口罩,靜靜地走上去,避免騷擾村民休息。

到路的盡頭,左邊有山徑上引水道。
到引水道後,轉右走不遠,過鐵橋橫過引水道。過了引水道,有清晰的山徑。沿山徑直上到龍門徑,再接橫山徑朝肥佬麥方向走。
想辦法走過這條橋到山徑路口。
山友稱這條路「古墓脊」。大概是這條路會經過一個古墓吧?
山徑很清晰,不似是近年山友踐踏出來的路。引水道有鐵橋接上這條路的出口,所以水務署是知道有這條路,不能因建引水道而把這條路的出口封了。可是又把梯級的入口鎖上,真不知想什麼?

山徑很寬闊,細看兩邊還有石砌的矮壆。

這條石壆一直在路旁向上延伸。




過了那兩行石壆,在山徑右方,果然見有一墓地。過了墓地再上走,山徑便較窄和崎嶇了。走上一段陡坡,路變得平緩,可以慢慢走回氣。


到龍門徑。繼續往前走,橫過龍門徑,有捷徑接上禾秧山東面的橫山徑。

遠看禾秧山






從相思林徑起計,橫過三條澗,便到上阿佗石脊入口。第三條是禾秧坑。
轉左上頗崎嶇的阿佗石脊,過了阿佗石,在到禾秧山前轉右去西南坑橫山徑。

這條路現在已經很寬闊
中途要橫越左邊的一條淺坑。


走出樹林,抬頭見山上有很多巨石。


要在某一角度或方向看才知哪一塊是阿佗石。


因為太陽的方位所限,只能從這邊拍下「阿佗石」
有山友走下大石台。那邊看阿佗石應該有另一個形象。
過了阿佗石,再上走不遠,便接上一條橫山徑。想去西南坑橫山徑,當然是在路口轉右。這裡附近叢林有很多分叉路。總之不要朝著大帽山頂走上去。
過了阿佗石,山坡上仍見有大石。
對面是滿佈大石的禾秧山。
禾秧石坑

轉右去西南坑,即走進茂密的竹林。竹林初時還只有兩米左右,仍可辨別方向
禾秧山頂,是王母石林?

竹林內的路徑很清晰,但叉路多。
回頭看阿佗石脊頂。



經過一個似是防空洞。洞口不大,但看到洞內左邊還可以深入。
過了那洞,竹林便更高更密,已看不到竹林外的環境了。
地圖沒有標示出通往西南坑的路徑。不過到分叉路口,繼續前行,朝著西南坑走,最後到了西南坑。走過小水壩,到一間方形小屋。小屋前有水泥梯級。

在小屋前轉走梯級,往上走不遠,見右邊有明顯的山徑。那就是西南坑橫山徑入口。
山坡上的路胚頗窄。





橫山徑頗崎嶇。不時有大石阻路。



要在大石上跳過





因為未走過這條路,不知在哪個位置走錯了路口。到前面是一堆巨石時,才看地圖。原來跟錯了路標,走了一條稍高的橫山徑。於是便跟了另一組路標向下走,接回那條地圖標示的山徑。
其實落差只有二十至四十米,山坡也不陡峭,很快便接回「正路」。




「正路」當然比較寬闊、清晰


忽然見很多白花,花很香。用百度查看,原來叫「瑞香」。香港植物名錄稱之為「白瑞香」


看完花,又到一條石河。
橫過石河,有一條「石路」。踏上這些大石,上走不遠轉右,很快便到出口。
走進竹林。
竹林外望,見麥徑八段




走了約一小時到麥徑八段。
麥徑八段有幾條路去大埔,例如落走馬崗、燕岩、元墩左脊。不過快過年了,走大路,免得不小心滑倒扭傷。


到四方亭。可以落林村。

上四方山落鉛礦坳吧。不要想太多。



大城石澗谷和禾秧山








走了一小時才到鉛礦坳。
速走衛奕信徑落碗窰。

很美的冬青樹








到新屋家乘小巴去運頭塘。今天走了差不多十三公里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