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風暴桃芝迫近,前晚掛一號波。前日天文台預告考慮今早改發三號風球。天氣不穩定,吹強風,間中有驟雨。在這種天氣下要避開空曠的高地。遇上大風大雨便全身濕透,很易著涼。這兩天金山奇鷹和山友自由行都是去大嶼山,我們就去大埔吧。很久未曾從元墩下上燕岩了。翻查紀錄,上一次是2018年。
今早在大埔墟鐵路站集合。八點四十五分起步已下著雨。
行山時都會全身汗。雨不太大,也懶得用雨傘了。沿碗窰路上新屋家,然後到元墩下。
半小時後到元墩下的路口。
今日行傳統路線,沿燕岩溪右側(面向下游,右手邊是右岸)的村徑上燕岩廢村。
按指示牌方向轉右
沿寬濶的水泥路入村
近年元墩下有人建屋居住,從碗窰路到村屋這段路可行車。但過了那幾間屋後,車路便長滿野草。
這條路有街燈,雖然路面鋪滿枯葉,但以前走過,記得是一條可行車的水泥路。
這條路的盡頭是一間祠堂。
祠堂後是元墩下左脊(近年才有的路,隨你喜歡叫什麼)入口。
以前是沿溪邊進入,現在改去祠堂。在此轉左行元墩下左脊,轉右落溪邊是舊村徑。
入林便見溪邊的舊路
開始上燕岩。這時雨已停了。
舊路部份是石砌路面。這條路多人走,所以沒有枝葉封路。
滑動
山谷潮濕,蕨類植物長得又高又大。
山村四周都有竹林。走到一片竹林,即是已接近燕岩廢村。
到村
石面長滿巢蕨
牆基
塌樹阻路。
扁担藤。
走出廢村,接著進入"竹林隧道"
翻查五年前我的網誌,有這一段:"據說這條竹林隧道是行山客開闢而成。在1972年2月初,有一隊旅行隊分三次開闢這條路。第一次由三人探路。第二次是七人持刀斧闢路。第三次三十多人各手持一把刀,沿路燒爆竹,驅蛇蟲瘴蚊。經前輩辛苦開闢,才讓我們今天有機會觀賞這條竹林隧道。"可惜已忘記引用哪一本書的資料了。
竹林隧道越來越寬。
竹林隧道出口有這塊石。看到這塊石,便要轉左上陡坡了。
從元墩下走到竹林隧道,坡度不大,很輕鬆的。但過了竹林隧道,便要從四百二十米爬升二百多米到燕岩頂麥徑。
這段陡坡約有一百米高。之後坡度稍緩。
又一段陡坡,直上到六百米高。
到約六百米高,有分岔路,轉右是去走馬崗的橫山徑。
靠左直上,不久便到燕岩頂。
走出樹林,上燕岩頂。
在燕岩頂打過卡,便前行落麥徑八段。
到麥徑八段轉右
右邊這個谷位有路落大城石澗徑、南房肚
到大城石澗徑
轉右去大城石澗(肥佬麥)。
大城石澗徑是一條橫山徑,平緩易走。
又經過一個竹林。
到肥佬麥前,經過南房肚廢村。
到大城石澗
存在多年的"肥佬麥"三個字被人用水泥覆蓋。就算改成"大城 四"也沒用,山友們只會叫這地"肥佬麥"。
轉左落虎蹤徑
廿多分鐘便走完虎蹤徑到龍門林徑
接走城門林道龍門段。
經蝴蝶園出菠蘿壩
走了十一公里。天公造美,沒有大風大雨。十二點半便乘小巴落荃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