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星期日

石澳道-銀坑村-東丫背村-東丫村-爛泥灣村-引水道-港島徑-柏架山道-美景路段林道-五路坳-大潭峽-柴灣

天氣仍酷熱,新界中和東已去過多次,想不出有什麼舒服的路線了。於是這個星期日又去港島。找了一條小組八年未走過的路線,行石澳半島大潭港沿岸那條村徑,走到爛泥灣上引水道,然後行港島徑上美景路段林道,最後經大潭峽落柴灣。看過9號巴士時間表,大約10至15分鐘有一班車開出。知道龍脊、鶴咀都是很受歡迎的行山熱點,而且還有去石澳的泳客。但九點鐘前應該不會有太多乘客吧?
今早八點四十分在筲箕灣巴士總站集合,乘9號巴士去土地灣。九點鐘到站。早到的山友已在對面路口等候。
橫過石澳道,逆走港島徑落銀坑村。
從石澳道巴士站下降約128米到土地灣,全程走石級路。港島徑7段不入土地灣村和銀坑村,到分岔路要靠左走。

落銀坑村途中,看到大潭港

大潭港對岸是赤柱半島。


走了五分鐘還未到底

再往下走便到土地灣沙灘。
港島徑不經沙灘。無謂落沙灘要走回頭路。跟港島徑路牌轉右走
轉右向北走。在分岔路靠左落沿岸的村徑,首先經過銀坑村,之後是東丫背村、東丫村、蓮鶴仙觀,最後到爛泥灣村。

落銀坑村的路有點荒蕪。大概是因為該村村民不多,又不是熱門行山路線,食環署亦懶得去打草了。


幾分鐘便到村口
幾年前來時,已知這幾條村多狗,尤其是銀坑村。未入村已聽到狗吠聲。
山友說經過一間村屋被狗圍著,提醒大家不要亂走。


銀坑村有一個沙灘。雖然在這裡看似走幾步出去就到沙灘了,但不知屋後是否有狗,誰也不敢走過去。
只是沿路走到村後山坡
鐵網大門沒上鎖,但狗在裡面吠,沒有走出來。






橫過水坑離開寧靜的銀坑村。這條村仍有人居,沿路聽到狗吠,但除了我們,沒遇到一個人。

不到三分鐘已走到東丫背村。
四條村之中,東丫背村最整潔。


可以走出海邊。灘上還有兩個小碼頭。
灘左有一個廢棄的機槍堡。



往東丫村這段村徑又變得荒蕪,兩邊長滿有倒刺的植物。
為免被植物倒刺鈎倒,走上廢村校操場繞過那段村徑。

五村之間有村徑相連,但有幾段幾乎長滿野草。幾條村的村民很少來往吧?
到東丫村。

五村各自有路上通引水道、石澳道。這條屬東丫村



東丫村去爛泥灣村的路最密,距離亦最長。


沿途的打卡位

回望這條幾乎被草掩沒的村徑




走出密林,到蓮鶴仙觀。這裡屬爛泥灣村?





今早仙觀大門緊閉。幾年前聽道長說仙觀是沒有人長駐的。


仙觀對面是爛泥灣村。



既然叫爛泥灣,水坑出口當然有泥沙淤積。


山友說行山隊都走下泥灘橫過灣口。但小組走正路



沿水泥徑直入過橋



灣後有一片耕地。據說這是港島唯一仍有人耕種的村落


爛泥灣村也多狗。尤其村尾這幾間屋。今日人多膽壯,放心讓隊友打頭陣。
六年前跟週四來過,寮屋外觀沒有改變。在寮屋前走上梯級,在屋前轉右就是上引水道的路。九年前我們曾經穿過這幾間寮屋,走人工斜坡的維修梯級上山。
現在村民不想山友入村,在屋前便指示山友轉到屋後。
屋後有幾級石級,之後接入一條荒徑

這條山徑頗崎嶇,路胚清晰

中段頗模糊。


走出樹林

爛泥灣離引水道不遠,像這幾位山友走錯路,在樹林硬闖也可以走上來。
引水道屬港島徑七段。逆走這段港島徑去大潭道

竟然有指示上石碑山。不過官方路線是要走回頭,不可以出石澳道。可能出石澳道危險吧?石澳道路口沒有巴士站,而且有幾段石澳道沒有行人路,要走很遠才到歌連臣角道。
酷熱天氣下,宜行引水道



好美的大潭港,還有那艘金星號改裝的遊船


大潭篤水塘主壩




轉上大潭道
前行可到大潭篤水塘主壩尾的巴士站
橫過大潭道接走港島徑六段去大潭水塘道。
這段港島徑六段幾乎全程有樹蔭,坡度不大。但景點只有一個:崗潭飛瀑。


崗潭澗上的石橋

石橋左邊不遠處就是崗潭飛瀑頂。飛瀑下常有人玩水,站在石橋已聽到有歡笑聲。崗潭澗在集水區範圍,落澗玩水是違法的。
已是行程尾段,有點累。沒有人想去飛瀑打卡。

廿分鐘走完這段港島徑到大潭水塘道。
到大潭水塘道轉右上行,隨即見有分岔路。左路(西側)仍是大潭水塘道。大潭水塘道經過大潭副水塘大壩去陽明山莊。右路(東側)叫柏架山道,通往大風坳。
東面這條柏架山道較少人行。我經常來這裡都是走大潭水塘道,今日正好找一班山友伴我行一趟
路邊有廢棄的軍事設施。



又有分岔路。左邊去大潭上水塘主壩,主壩四周有古跡。右邊仍是柏架山道。
到這裡就知道為何這條路較少人行了。因為橫過崗潭石澗這個V谷,走落又走上,浪費氣力。

出口是大潭上水塘主壩。
繼續沿柏架山道上行。
不久又有分岔路。轉右是港島林道美景路段。
分岔路口右側山坡有石級路上沖溝徑。
行林道去大潭峽


右邊這條山脊就是沖溝脊。沖溝脊直插崗潭飛瀑附近的崗潭石澗,又是一條要重溫的路線
電塔附近一個彎角有塌方,整段路面不見了。
唯有爬過欄杆行引水道


斷開的路面。
再往前行,原來又曾發生泥石流。山泥夾大石沖到路面,仍未清理。


不想走山路,所以放棄走捷徑,直走到車路盡頭。


車路盡頭接泥徑往五路坳

路越走越窄
照舊行石級落大潭道
五路坳前右邊這條路落大潭峽
照舊行石級路

橫過大潭道

走捷徑落猛鬼橋

頗崎嶇,但不用走沒有行人路的大潭道,較安全。

轉左去猛鬼橋

落峰華邨
十二點半到興華廣場飲茶。山友們早半小時已到酒家了。
酷熱天氣下,走了十二公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