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候風到之前,天氣仍熱。今日行大枕蓋。每次上到大枕蓋都吹著大風,何況萬宜坳面向萬宜水庫,或會有海風吹來,估計不會悶熱。
今早在北潭涌集合。289R巴士加班,所以八點半前已到北潭涌等候。
九點鐘準時起步,沿大網仔路去萬宜坳從北潭涌這邊上大枕蓋,有幾條路可選,最濶的就是萬宜坳這條路
沿大網仔路上萬宜坳
萬宜坳約在海拔約八十米。八十米不算高,走到坳側的山徑入口仍覺未有足夠熱身,雙腿無力。
山徑就在護土牆上,起步上山便要上石級
先要上145米高的小山頭。
即是這段石級有六十米高
右邊見萬宜水庫。若吹起東風,沿途都涼風陣陣,很舒服。但原來今早吹北至東北風,這邊山坡在背風位。很熱。
不用十分鐘便走完石級,下降到一個小山坳。
過了小山坳,便是這條路最陡的一段。
以前未有木造的樓梯,很滑。現在雖然好走,但因為坡度大,也不輕鬆。
走完那段樓梯,便到"企人石脊"的入口。
附近有一個觀景點
不久見右邊有分岔路,那是西灣路經"四堂祖墳"到此的山徑。
之後山徑緩緩向上,既可練氣但又不覺辛苦。
走到山脊上,開始感覺有北風吹到。
在中段的山脊上前望大枕蓋
中間這段山脊約在海拔240米-260米,又平又濶。
上大枕蓋主峰前的小山頭。
再上40米便到山頂。
前面幾個山友早已在山頂吹風又吹水
山頂四面無遮擋,感覺有北風吹來。
對面牌額山,中間谷地是上鹿湖的"大牌走廊"
最後一個山友到山頂了,大家便轉身落山去鹿湖郊遊徑
最快最舒服當然是行鹿湖郊遊徑落北潭路。不過這樣路程便太短了。想過經老虎峒落北潭凹,聽說老虎峒草密,那就無謂去踩草尋路了。於是決定落百步梯,再行鹿赤走廊去赤徑。
落鹿湖郊遊徑
到郊遊徑轉右。
不久便到百步梯
百步梯下面是"下鹿湖"
這條樓梯不好走。每個台階高度不一,很傷膝蓋
三個月後,鹿湖的吊鐘開花,將又來一次。
走下百步梯,轉左去赤徑。前行去下鹿湖出西灣亭。
看地圖,這條路長超過兩公里,下降二百多米到赤徑。路不長,但不好走。
經牛背墩去門西坳、大蚊山的山徑入口。
前望大蚊山及其西脊
路轉向下,遠望赤徑口、大灘海
山徑崎嶇,路面多石塊,走得特別費力。
大蚊西脊入口
到大蚊西脊入口,很快便到北坑
北坑是一個玩水點。
堤堰似是為灌溉而建。
過了北坑,路邊一直有水坑、水管。
塌方
十一點五十分到赤徑。這條鹿赤走廊走了五十分鐘。
出口在良友士多旁邊
到赤徑後,行麥徑二段出北潭路。今日想改一改路線,不上北潭凹,轉去土瓜坪出屋頭。
最不想就是尾段要上斜路。所以每次走到這個位置都要嘆一口氣
十分鐘到中途的分岔路。轉右入林出東心淇半島,轉右下行去土瓜坪
依預定路線轉右去土瓜坪。後來才知原來大部分山友都是直上北潭凹。
獨享這段路的寧靜
越向下走,路越多被兩邊的草覆蓋
離開郊野公園範圍,鋪砌的路面沒有了,變為破爛的水泥路
另一條出東心淇半島的路
見石砌的壆,該已進入土瓜坪村範圍了吧?
跨過小山坳
見村屋
村內全無動靜。這也好。有幾隻村狗跑出來就不好了。
村屋不見有破窗,可見仍有人居住
轉右出海邊
村內的小碼頭
沿海邊的水泥徑西行
海灘上的紅樹林
走到這裡才遇到一對夫婦。他們問我在哪裡起步
走到海灣的另一端,見分岔路。靠左上屋頭。
遇兩人走下來。又是問我從哪裡走過來。
見路邊石級,即是到北潭路了。
十二點半乘巴士出西貢。
走了十一公里。今日最辛苦不是上山,而是落鹿赤走廊。早知行鹿湖郊遊徑。出北潭凹管理站或西灣亭都好過落赤徑。
山徑就在護土牆上,起步上山便要上石級
先要上145米高的小山頭。
即是這段石級有六十米高
右邊見萬宜水庫。若吹起東風,沿途都涼風陣陣,很舒服。但原來今早吹北至東北風,這邊山坡在背風位。很熱。
不用十分鐘便走完石級,下降到一個小山坳。
過了小山坳,便是這條路最陡的一段。
以前未有木造的樓梯,很滑。現在雖然好走,但因為坡度大,也不輕鬆。
走完那段樓梯,便到"企人石脊"的入口。
附近有一個觀景點
不久見右邊有分岔路,那是西灣路經"四堂祖墳"到此的山徑。
之後山徑緩緩向上,既可練氣但又不覺辛苦。
走到山脊上,開始感覺有北風吹到。
在中段的山脊上前望大枕蓋
中間這段山脊約在海拔240米-260米,又平又濶。
上大枕蓋主峰前的小山頭。
再上40米便到山頂。
前面幾個山友早已在山頂吹風又吹水
山頂四面無遮擋,感覺有北風吹來。
對面牌額山,中間谷地是上鹿湖的"大牌走廊"
最後一個山友到山頂了,大家便轉身落山去鹿湖郊遊徑
最快最舒服當然是行鹿湖郊遊徑落北潭路。不過這樣路程便太短了。想過經老虎峒落北潭凹,聽說老虎峒草密,那就無謂去踩草尋路了。於是決定落百步梯,再行鹿赤走廊去赤徑。
落鹿湖郊遊徑
到郊遊徑轉右。
不久便到百步梯
百步梯下面是"下鹿湖"
這條樓梯不好走。每個台階高度不一,很傷膝蓋
三個月後,鹿湖的吊鐘開花,將又來一次。
走下百步梯,轉左去赤徑。前行去下鹿湖出西灣亭。
看地圖,這條路長超過兩公里,下降二百多米到赤徑。路不長,但不好走。
進入鹿赤走廊。山徑在南北走向的山谷東側,即是236米牛背墩、大蚊山的西坡上。
牛背墩西坡這段路被水沖爛,像一條乾坑經牛背墩去門西坳、大蚊山的山徑入口。
前望大蚊山及其西脊
路轉向下,遠望赤徑口、大灘海
山徑崎嶇,路面多石塊,走得特別費力。
大蚊西脊入口
到大蚊西脊入口,很快便到北坑
北坑是一個玩水點。
堤堰似是為灌溉而建。
過了北坑,路邊一直有水坑、水管。
塌方
十一點五十分到赤徑。這條鹿赤走廊走了五十分鐘。
出口在良友士多旁邊
到赤徑後,行麥徑二段出北潭路。今日想改一改路線,不上北潭凹,轉去土瓜坪出屋頭。
最不想就是尾段要上斜路。所以每次走到這個位置都要嘆一口氣
十分鐘到中途的分岔路。轉右入林出東心淇半島,轉右下行去土瓜坪
依預定路線轉右去土瓜坪。後來才知原來大部分山友都是直上北潭凹。
獨享這段路的寧靜
越向下走,路越多被兩邊的草覆蓋
離開郊野公園範圍,鋪砌的路面沒有了,變為破爛的水泥路
另一條出東心淇半島的路
見石砌的壆,該已進入土瓜坪村範圍了吧?
跨過小山坳
見村屋
村內全無動靜。這也好。有幾隻村狗跑出來就不好了。
村屋不見有破窗,可見仍有人居住
轉右出海邊
村內的小碼頭
沿海邊的水泥徑西行
海灘上的紅樹林
走到這裡才遇到一對夫婦。他們問我在哪裡起步
走到海灣的另一端,見分岔路。靠左上屋頭。
遇兩人走下來。又是問我從哪裡走過來。
見路邊石級,即是到北潭路了。
十二點半乘巴士出西貢。
走了十一公里。今日最辛苦不是上山,而是落鹿赤走廊。早知行鹿湖郊遊徑。出北潭凹管理站或西灣亭都好過落赤徑。
0001.jpg)
0003.jpg)
0197.jpg)
0005.jpg)
0006.jpg)
0007.jpg)
0008.jpg)
0009.jpg)
0010.jpg)
0011.jpg)
0012.jpg)
0014.jpg)
0016.jpg)
0017.jpg)
0018.jpg)
0022.jpg)
0025.jpg)
0026.jpg)
0027.jpg)
0029.jpg)
0030.jpg)
0032.jpg)
0033.jpg)
0035.jpg)
0036.jpg)
0037.jpg)
0039.jpg)
0041.jpg)
0044.jpg)
0045.jpg)
0047.jpg)
0051.jpg)
0052.jpg)
0054.jpg)
0198.jpg)
0064.jpg)
0066.jpg)
0068.jpg)
0070.jpg)
0072.jpg)
0073.jpg)
0074.jpg)
0075.jpg)
0076.jpg)
0077.jpg)
0078.jpg)
0079.jpg)
0199.jpg)
0080.jpg)
0081.jpg)
0083.jpg)
0084.jpg)
0085.jpg)
0087.jpg)
0088.jpg)
0091.jpg)
0094.jpg)
0095.jpg)
0096.jpg)
0097.jpg)
0102.jpg)
0101.jpg)
0103.jpg)
0104.jpg)
0105.jpg)
0106.jpg)
0107.jpg)
0108.jpg)
0109.jpg)
0110.jpg)
0111.jpg)
0113.jpg)
0114.jpg)
0115.jpg)
0116.jpg)
0117.jpg)
0119.jpg)
0125.jpg)
0127.jpg)
0129.jpg)
0200.jpg)
0132.jpg)
0133.jpg)
0134.jpg)
0135.jpg)
0136.jpg)
0137.jpg)
0139.jpg)
0140.jpg)
0141.jpg)
0142.jpg)
0143.jpg)
0144.jpg)
0145.jpg)
0146.jpg)
0148.jpg)
0150.jpg)
0151.jpg)
0152.jpg)
0153.jpg)
0154.jpg)
0155.jpg)
0157.jpg)
0158.jpg)
0159.jpg)
0160.jpg)
0161.jpg)
0162.jpg)
0163.jpg)
0164.jpg)
0165.jpg)
0166.jpg)
0167.jpg)
0168.jpg)
0169.jpg)
0170.jpg)
0171.jpg)
0172.jpg)
0173.jpg)
0174.jpg)
0175.jpg)
0176.jpg)
0177.jpg)
0178.jpg)
0179.jpg)
0180.jpg)
0184.jpg)
0186.jpg)
0194.jpg)
0195.jpg)
0196.jpg)
0201.jpg)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