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

錦上路站-井坑山-大欖涌郊遊徑-吉慶橋-元荃古道-南坑排

在季候風和颱風的影響下,預測今日清涼有雨。不過估計雨不會太大,發生雷暴的機會較低。捱了幾個月濕熱的天氣,終於吹北風降溫了。
今日在錦上路站集合,行大欖涌郊遊徑,即四排石山。這條山徑在開揚的山嶺上,夏天不宜。但今日吹北風還有微雨,應該很舒服。


這條線今年四月已走過一次。八點四十五分起步前,大家都朝一個方向凝望。原來有三個山友因塞車遲到。
九點鐘到齊起步,繞過栢櫳去青朗公路
錦河路旁有隧道穿過青朗公路
隧道入口旁邊是房署建築地盤。將來公屋落成入伙後,井坑山、四排石山必會成為這區居民的後花園。
走出隧道轉左,便是"千級梯"

山友說這條是"千級梯"。目測沒有一千級那麼多
不過這條樓梯級坡度頗大,中途沒有休息地方。
十分鐘走完。
過了104米測量柱,還有石級。這段山徑不屬大欖涌郊遊徑,亦不在郊野公園範圍內。
走到這個分岔路口,才進入郊野公園範圍。
計劃的路線是在這個分岔路口轉左逆走大欖涌郊遊徑,到巴士站上來的十字路口轉右上廟仔脊。這樣繞行可以多走一段路。若天氣惡劣,也可以不上廟仔脊,繼續前行去引水道到吉慶橋。
當時只下著微雨,那就改線,在分岔路直行去井坑山。
沿大欖涌郊遊徑去吉慶橋

對面掌牛山

另一邊是八鄉平原


井坑山


掌牛山與井坑山之間的山坳



到四排石山前,最辛苦就是走上265山頭,這個山頭是蝙蝠過江脊的頂端。

265米山頭之後是四排石山。



回望265米山頭,右邊是蝙蝠過江脊

四排石山頂高約290米,有涼亭。山頂是十字路口,左右兩邊都有路落山。
吹著強烈季候風,山頂沒有避風位。
於是繼續前行到黃茅嶺。在黃茅嶺前望可見這個山嶺最多樹木覆蓋的白水嶺。


走上這段約六十米高的樓梯才到白水嶺

白水嶺上沒有測量柱,只有一個路牌和木凳。白水嶺西北脊有路落大樹下西路。路口在哪?看漁護署放的路牌位置就知道了。
過了白水嶺便輕鬆了。因為已走過井坑山、四排石山、黃茅嶺、白水嶺四個山頭,收工落山去吉慶橋。



到林道轉右去吉慶橋。
山友們習慣在吉慶橋小休。今日前領隊友們沒有停下來,那就繼續前進,沒有小休了。
十一點前已到吉慶橋。估計十一點四十五分便會南坑排收工飲茶。


到東白虎坳前最後一條樓梯

東白虎坳上的小廟
遠離海邊的天后廟
忽然想看看這間小廟多年來的轉變。2003年,已成破廟,隱約看到大門有對聯。
2009年,沒有什麼改變
2010年。已修葺。對聯沒有了
2012年。沒有什麼變化
2013年至2016年都沒有什麼改變
2014年
2016年
2018年至2021年,變成紅黃兩色。
2018年
2019年
2021年

2023年外牆變為紅色。神枱中央的天后神像也更換了。
2024年 加上"天后廟"

看過小廟,下山去。

不覺已走了十七分鐘。看到復耕的農地,已到南坑排

又再走十五分鐘到大棠路。
十二點已到元朗飲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