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西灣亭-麥徑二段-西灣山-高峒坳-獨孤山-龍岐山-東壩-萬宜路-鰂魚湖

知道天氣轉晴,趁熱天未到,行稍長一點的路。十幾個月前買了一對跑山鞋,還未開箱,再不用便要當行街鞋了。想去長咀,想一想又覺得太遠。不如簡簡單單行萬宜水庫。西灣亭起步,行麥徑二段,偷雞不落浪茄,在西灣山直行過去獨孤山,然後行萬宜路出鰂魚湖。近年行山貪方便省時,已很少去偏遠的西貢東、新界西龍鼓灘一帶了。
今早八點半乘NR29入西灣亭。
下車後整理一下,起步。
行捷徑去吹筒坳。



起步便要上石級。走上卅米左右的山坡已氣喘如牛。
上螺地墩路口
上完又落
下面是吹筒坳。看到對面山坡上的麥徑二段
橫過吹筒坳。

上西灣山
回望螺地墩
上一段石級,又有一段平緩的路回氣

遠望西灣,還有蚺蛇尖。但還未到可以看到一尖四灣的位置。
走捷徑
麥徑二段不好走。這種路面很易扭柴。




路邊呢個山叫磨石頂。

上西灣山

旁邊這條橫山徑引起山友的興趣。這是一條橫山徑,不經西灣山頂的涼亭,在西灣山西面約四十米山坡下。我未走過,因為每次都是上涼亭。
再走上幾級是一個觀景點。這裡可以看到一尖四灣。但西灣村那個沙灘已被樹遮住了。


在涼亭稍歇,人到齊又再起步。

未到去睇魚岩頂的路口,已見右邊有一個麥徑指示牌。
這種麥徑的指示牌後面很大機會有一條山徑。按地圖,前面睇魚岩頂的路口對面也有一個入口,但山友已經走進去。
這條山徑在浪茄後山。走這條路較舒服,不用走上走落。
初段要穿過密林。

可能這條路少行山隊走過,路徑不太清晰。我們在樹林內跟標覓路,沒有跟著地圖的山徑走。
跟著紅白兩色的膠帶走。

好像不見有行山隊用這種紅白膠帶作路標。估計是電線桿維修人員留下的。
其實這裡有兩條幾乎平行的山徑。前路受阻,便轉左或轉右找缺口去另一條。



左邊的山徑較清晰。
樹木漸疏,很快便走出樹林。

離開樹林,隨後就沒有難度了。


對面是獨孤山。
浪茄灣
左至右分別是標尖角、龍岐山(未聽過)、獨孤山
上獨孤山之前,先走下一個廣濶的山坳。山坳叫"高峒坳"
在這裡看獨孤山就是一個平頂山。


到山坳的最低處。
夾在長岩頂和標尖角之間的浪茄。這裡看不到浪茄仔。



回望高峒坳、西灣山


這條山脊連接西灣山和獨孤山,雖然中間有一個山坳,但整條路落差不大,走得很輕鬆。


獨孤山頂扁平,所以上山途中看不到山頂

終於看到測量墩。
山徑在右。但想走捷徑,結果便要這樣。
到山頂了。
本來風景不錯。但天色不佳,灰灰濛濛,拍幾張相算了。




這邊下山。


山徑滿佈碎石



走下山坡到一個山坳。轉左可以出麥徑繞過前面這個龍岐山。
難得來一趟,上龍岐山。
回望獨孤山
龍岐山不高,山坡也不陡。但草有點密,可能少人從這邊上山吧。



山頂是一個大平台


從另一邊落山。大概玩滑翔傘的人都是這邊上落,所以路徑清晰。

到麥徑。二段的起點在龍岐山的東北角,所以這裡已是麥徑一段。
左邊去標尖角頂的觀景台。
行麥徑一段落東壩。

到東壩尾的涼亭。

山友在此小休,把帶來的果點吃了。
我走得慢,所以不休息了。
走萬宜路出鰂魚湖。因為上龍岐山,所以不能說是全走麥徑一段了。




神削峽、破邊洲

新建的路去破邊洲觀景台。


途中隨影


又被一個山友超越了。

最長的斜路

到最高點


到西壩


一點鐘前走完約九點五公里的麥徑一段。
走了十六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