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星期三

大埔衛徑七段碗窰-走馬崗-四方山-猴岩頂-肥佬麥-虎蹤徑-城門引水道-石圍角

今日天氣預測間中有陽光,但吹三至四級東風。既然有風,應該不會太熱,可以上較高一點的山。那就上四方山吧。從大埔出發,上四方山有很多選擇,今天走一條多年沒走過的路。從大埔墟鐵路站出發,行衛奕信徑七段,經碗窰,在蓮澳前的一條水泥徑上四方山。到四方山才想如何落山。
經運頭塘,再沿路直上,到這個路口轉入衛奕信徑七段。
路旁這棵大樟樹仍在。

過了上碗窰,想走一條未走過的路上走馬崗。這條路入口頗清晰,便轉左進入。草不算密。走了幾分鐘,到一個墳地。那真是墳地,沒有墓碑,只見幾堆黃土。路在那裡便沒有了。荒徑少人走過,被塌下的藤蔓封了。雖然細看藤蔓下似有路胚,但塌下的枝葉太密,看來剪鋸都沒有用了,便走回頭。正轉身離開時,才發現一條巨蠎在剛才站立的位置前,正迅速鑽進枯葉堆中。幸好當時決定回頭,沒有硬闖。
唯有走回衛奕信徑。天氣早已回暖,春天也快過去了,蛇蟲走獸都已很活躍。這個時候,不宜離主徑太遠,闖林越棘。
回到水泥徑,又見這個很深的坑洞。不似是防空洞,是舊礦洞?
還是走衛徑七段較安全。看到厚的枯葉也要警覺。

走到墳場,便轉左上山。這條路初段是水泥徑,過了電塔的山崗不久,便變為一般山徑,直到四方山。中途經588米的走馬崗。若太累,便會轉左去燕岩頂。
上四方山初段很陡,但風景很美。今天難得有清風,又有藍天白雲。藍天下,草色更綠
山窩中的蓮澳


走完水泥徑,開始進入陡峭的山坡。

今天吹著東風。風從左邊吹來,但被樹叢擋著,很悶熱。
陡坡高約二百米。走到四百六十米左右,便到平緩的山脊。這裡已沒有樹林,不時有涼風吹來。很舒服。




從左至右:大刀屻、龍山、九龍坑山。

前面遠處的山嶺是今天的目的地四方山。
總算來到走馬崗。要休息一會,吹吹風
離開走馬崗,繼續朝四方山進發。雖有點累,但上四方山還是可以應付的。經過去燕岩頂的路口時,不用考慮了。

從走馬崗再上四方山,落差大約二百多米。
這段山坡不算太陡,又有樹蔭,慢慢走吧。


走到上半段,是梯級路。







走完梯級,便快到麥徑八段。
十一點四十分左右到四方山。在此大休,補充體力,因為還要經城門水塘落荃灣,至少雖要兩小時吧


遠望大帽山、禾秧山。山坡上有一條環山徑,有人叫「帽東林道」,是從照片中右邊山坡的麥徑八段車路至左邊禾秧山,途中橫過大城北坑、西南坑。不過今日步速太慢,在四方山再起步時已是正午,時間不夠,否則沒時間飲茶了。

遠望禾秧山
離開四方山朝大帽山頂方向走。下半場是從猴岩頂落南房肚。南房肚是大城石澗肥佬麥附近的一條舊村,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興建城門水塘時已廢棄。
前面涼亭是十字路口,直上是大帽山頂,右邊可以落梧桐寨。落南房肚的路是在左方。
這條是麥徑八段猴岩頂落南房肚(或肥佬麥)的路線

上半段是一般的山徑,不難行。


村後的耕地對上山坡,總有一片竹林。





山路的下半段較陡,也較難行。




山徑橫過石砌的圍壆。大概是以前南房肚的梯田。






半小時便到相思林徑,轉右去肥佬麥。

肥佬麥是熱門大休地點,當然有很多山友在此停留。
但早已在四方山吃過乾糧,不用在此小休,趕路去飲茶要緊。
沿相思林徑走一會,便轉左落虎蹤徑。






虎蹤徑上的大石台






走完虎蹤徑,轉右沿山徑出林道。
出口是龍門段林道的盡頭。


全速落林道去城門引水道。

轉梯級落普光園。


經象山邨落石圍角。
兩點半鐘才到酒樓飲茶。
今天走了五個半小時、十六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