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星期三

東涌-薄刀屻-鴨腳瀝-龍尾村-梅窩

今日又回大嶼,行薄刀屻。上薄刀屻不用等巴士,但缺點是行完薄刀屻,餘下路線選擇不多了,除非上雙東坳、蓮花山。半日行程,多數落白芒回東涌,時間剛好。定了行程後,才知明天週四會行薄刀屻,而且路線大部份重疊,於是便要行後備路線了。起步沒有改,仍是在東薈城
行裕東路,過天橋去裕泰苑。

薄刀屻西面有三條路可上。今日走那條路就在東涌警署對面山脊,山徑起點在警署對面人工斜坡頂,人工斜坡兩邊有排水坑可作通道。問題是先要橫過裕東路,走到人工斜坡上的水坑。忘記幾年前怎樣橫過裕東路了。今日走正路,兜一個圈,在馬灣新村前轉左,經過一個防洪建築,接入人工斜坡上的排水坑
行天橋經過裕泰苑到東涌道,轉左走到東涌道盡頭。繼續前行,進入一條限制進入的車路。走不遠便見右邊樹林有山徑,那是馬灣新村後上薄刀屻的路。要上警署對面那條脊,便直走到限制車路盡頭。過橋,再走到防洪建築物的背面,便見這條梯級。
上行不遠,見左邊樹林有路胚。跨過欄杆和旁邊的水坑,前行到人工斜坡上的排水溝。
沿著排水溝直上。
到人工斜坡頂,便見這條山徑的入口。上次行這條路是一七年一月,已過了差不多五年了。
山徑仍很清晰
右邊這條山脊上有一個峰,背後是馬灣新村。幾年前走過,上段近頂處又陡又滑,下雨天不宜。
離開人工斜坡,接上山徑。初段平緩易行


回頭望,山脊指向下方的東涌警署。薄刀屻西面有三條脊,這條對正警署,我稱之為「警署脊」


過了一百米高度,坡度漸大。

薄刀屻山腳較緩,但中段便變得陡峭了。

像這樣的山徑,坡度大一點也不是問題。




地面的沙石有點鬆散,似是山泥傾瀉後的坡積物。但路仍是易行。







回望馬灣新村後那條山脊。山脊狹長,兩邊陡直,有點氣勢。
見有突岩,山友都要打卡
走到這岩坡,才記起這條脊要爬一小段岩壁。
其實爬上不難,最難就是第一步爬上這塊石。石面頗滑,腳踏位很窄。





向後望,是懸崖邊
向前望爬上去吧

過了那幅石坡,又變回一條普通的山徑。




到兩條路的匯合點。右邊這條路從馬灣新村後上來。



對面石獅山和大石脊

十點半鐘前已走完斜坡,到脊上的大路
這裡是三條路的交滙點。右邊落康樂營,左邊落低埔新村,亦是明天週四的路線。



小指峰
輕鬆地在山脊上走。

落小指峰的路口
前面是主峰,高529米


薄刀屻有三個峰,這是剛才經過的一個。
換個角度看小指峰
主峰上的測量柱已毁,新的測量柱在另一個較矮的山峰上。這峰右邊有一條橫山徑。

既然不想去新測量柱打卡,那就行橫山徑吧,不上山頂了。
十點半鐘便從薄刀屻走到落白芒的大路。本來想去288山頭,出牛牯塱,再行東梅古道回東涌。不過既然週四明天開線,那就讓山友們先走一趟,我隨後才跟吧。於是行後備路線,上三山台,從鴨腳瀝東坡落梅窩
上山途中回望薄刀屻。
上鴨腳瀝分兩段路,第一段走梯級上牛牯膊。這山高574米,但山徑不經山頂,省了一點氣力。
過了牛牯膊,再上一段梯級才到三山台
回望牛牯膊。
走完梯級,再行一段路才到鴨腳瀝
鴨腳瀝是三山台的其中一個山頭,亦是從牛牯膊上來第一個到達的山頭。其餘兩個山頭叫什麼?不知道。

落梅窩/亞婆塱的山路入口就在鴨腳瀝東面,穿過鴨腳瀝和另一個山之間的山坳便到。以前都是落亞婆塱出白芒,今日改去龍尾村,直出梅窩。
十一點十分便到鴨腳瀝,時間還早,就在山坳小休。
休息十五分鐘,十一點廿五分便起步落山。預計十二點半左右便到梅窩了。

起步落山時遇到一山友,說山路濕滑,要小心。


又見杜鵑花開

落山初段最陡峭。不過,路也不算濕滑難行。
這裡也有金黃的芒草




芒草只在陡坡上。走下陡坡,灌木越來越多

回望三山台
前面下方是白芒和梅窩之間的山坳,東梅古道在坳中穿過


到這個分叉路口,左路去亞婆塱、望渡坳,右路落龍尾村。


沿途路標不算多,但路徑清晰,亦不難行。

穿過樹林,又是一片草坡




見電線桿,快到山腳的村舍了


越來越近龍尾村



這電線桿可作路標?


跟著電纜走

之後經過墓地


離開墓地,接上村徑
經過幾個分叉路口,不看地圖也知要向下走




離開龍尾村,要進入菜園村了?



認得三山台、蓮花山嗎?














到市中心
新建的公共房屋,似乎沒有商場,當然也沒有酒樓


唯有又光顧這間酒家。
今日路線不算長,不足十公里,十二點半左右已完成了。
轉眼又一年了。今日是2021年最後一次行山活動,明年1月2日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