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2日星期三

鑽石山站-鯊魚石-扎山道-東山-繫馬飲泉-東洋山橫山徑-石芽背-廣源

昨日冬至。今早想遲些起床,不宜去太遠的地方起步,就近市區便最好了。今日的路線主要是從大老坳落大藍湖石澗。去大老坳,可從沙田起步,或是經扎山道上麥徑五段。想起未去過鯊魚石,那就從鑽石山站起步,經南山尾上扎山道,順道看看那塊鯊魚石。

離開地鐵站,沿斧山道、蒲崗村道到火葬場。
火葬場在一條水坑旁邊,背後是墳場。沿水坑右邊的水泥徑直上

山坡上全是墓地。小徑穿過墓地上山

過了墳場,左邊林地前有寮屋,不知是附近晨運人士所搭建,抑或是寮屋區清拆後遺留下來的。

水坑的石塊被用來砌成石壆
沿途可見已清拆寮屋的屋基。
這棵空心樹是一個景點

再向上走,見石砌的台階。


鯊魚石原來就在路旁

打完卡,繼續沿水泥徑上行。有水泥徑、小橋,所以這裡仍是前寮屋區。
寮屋旁就是水坑。水坑頗濶,坑內滿佈大石。可以想像山洪暴發時,對居民的威脅有多大。





來到水泥徑的盡頭。要跨過水坑,走山徑上扎山道。
這裡又有一級級的台階。幾十年前的地圖和空中照片顯示,這些台階是耕地

再往上走,便是陡峭的山徑

到這小平台,上行不遠已到扎山道


到扎山道後,上行不遠到一條往東山的捷徑

路口有兩個。這是較低的一個,另一個在稍高的彎角處。


兩條路在此匯合。
這條路越來越寬,有心人還用木板建成梯級

還放了繩索

遠望畢架山、獅子山、慈雲山


經過輸電塔。還有頗長的路才到東山




到飛鵝山道這個涼亭。現在叫「東山亭」?

稍歇便走飛鵝山道去基維爾營路口

在大老坳東南,東洋山和枕田山之間有一澗谷,內有大藍湖石澗。今日跟著行山隊的足跡,在大老坳找到一條拜山路,直落到大藍湖石澗。下溯至280米左右,轉上右邊一條山岬,然後再落石澗,覓路出衛奕信徑三段。
這條拜山路就在衛奕信徑旁邊。以前經過無數次,從未察覺有這條路。
路口不明顯,但走入幾步,便見一條山徑。


不久便見路旁有墓。

過了第二個墓,路便變得陡峭。

越向下便越陡。
又經過一個墓,之後走下一個石砌的壆。似乎這個墓是建在一個台階上。
仍是非常陡峭,直到石澗

來到石澗,以為可以輕鬆一點,原來還要在濕滑的石頭上走。


雖然前兩天有雨,但冬天流量小,溯澗也不太難。
這段澗道沒有瀑布,坡度又不大,小心踏穩一步步走便可。









見一個清澈的水潭

不慣溯澗,所以進度很慢



到這裡見有一個路口,似乎到離澗的位置了。
到這裡離開石澗,轉上一個小山岬。山岬上有一個峰。這個小峰與主脊之間有一個約40米的山坳。若沒有樹林覆蓋,這山峰是頗突出的。跨過旁邊的澗道,開始爬坡
想不到這山坡會這麼陡






終於到達這個山峰。峰頂很小,向著海那邊有一個穴。
在穴前外望,風景不錯。背後群山環抱,但仍感覺身處一個孤峰之上。真佩服地師能找到這塊地

看完風景,隨即下山。
下山的路在一條很窄的山岬上,兩邊都是陡坡。左邊的深谷內藏大藍湖石澗。深谷的另一邊是東洋山東南脊,即衛奕信徑所在。


跨過一個已毁的墓穴,再前行不遠,見一碑。看碑文才知這風水穴喝象「繫馬飲泉」。這裡應看到白沙灣和白馬咀,或許與此有關?
過了石碑,又是非常陡峭的落山路



這個山岬走了卅五分鐘,十一點卅七分回到石澗。
橫過大藍湖石澗



走橫山徑出衛奕信徑



橫山徑經過幾條支流



近水的地方滿佈藤蔓
路線清晰,但沒有路胚




接近出口處,才有明顯的山徑

中午才走到衛奕信徑第三段(牛寮至東洋山的梯級路)。從大老坳到衛徑,需時九十分鐘。這段路十分崎嶇。雖然剛有行山隊走過,但沿途路標已被拆去,若再去便要做好準備了
照原定計劃,走東洋山橫山徑上麥徑四段。
為什麼行這條橫山徑呢?因為未行過,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走梯級上東洋山頂。
途中可見黃牛山
對面界咸,外面是南圍、北圍


要橫越一個塌坡



中段最難行。草不算密,但枝葉長到路中,不時擋住視線,看不到路面,很易被絆倒



有時路面較濶和平坦。

大部份路面都很窄,而且還會塌下而斷開

經過一個十字路口。向下走到一個機槍堡。
轉左向上走到東洋山


又見黃牛山
荒徑就是這樣,不時要蹲下才能走過去



見大石堆,就是走到一條溪上


走了五十五分鐘,終於走到草坡。但還未到麥徑出口
再前行幾分鐘,到麥徑四段了。
這條路不用走梯級,但又長又悶又難行。行衛奕信徑是否更好呢?不過,大概以後也不想再走這條橫山徑了。
走到麥徑四段便收工了。今日落沙田,去石芽背落黃泥頭

太累,不上尖尾峰,繼續行麥徑
遠看黃牛石城。





兩點鐘前到黃泥頭巴士總站。乘83K落第一城吃午飯。
因時間關係,下半段路程取消。山還在,下次再去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