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日星期四

石壁-分流-大澳

今日去分流。上次我去分流剛好是四年前了。今日應隊友的建議,去分流賞車輪梅。車輪梅還有兩個名字:春花、石斑木。今早八點四十五分在東薈城外集合。乘搭九點零五分那班巴士往大澳,巴士滿座,我們大半程也沒有座位。到了石壁,下車後,先看看對岸的西狗牙。
  先在路口整理一下,便立即起行。在途中已看不到車輪梅盛放,對賞花已沒有什麼期望了。不過既已出隊,又定了行程,便不臨時改線上大東山,繼續去分流吧。今早天氣不錯,去那裡也有好風景。
 從石壁去狗嶺涌,要走約五公里的水泥車路。這段是鳳凰徑第八段,十分沉悶。


 她們沿途指認路旁的車輪梅。每棵都只是剛發苞,可能要遲幾星期才會盛開。
 看到這一小棵開了花,她們不免又說起前年來時,滿山春花的情景。這照片是四年前三月拍到的。對比一下,那棵小花一點也不吸引。
沒有花看,只有想像幾星期後再來的情景。




 

 很悶的引水道路線。看到大浪灣營地,已走了大半程引水道了。但還有一個大山谷要繞過。


 到下一個路標:羌山郊遊徑。這裡可以上靈會山。不過我們未走過。

 本來可以離開引水道去觀景台看看,還有附近的嶼南界碑,不過大家好像沒有興趣,可能今日的路線太長了。到此已走完5.5公里的鳳凰徑第八段。

 小組似乎從未到過觀景台,放兩張相讓大家看看吧。

繼續沿引水道前行。山谷盡頭的溪澗流下狗嶺涌營地。這條是狗嶺涌?



 過了那條瀑布,走一會便看這個路口,可以離開引水道了。從這裡開始,才有點風景看。






 這條10.3公里的郊遊徑可通往大澳。當年二澳封村,漁護署開闢這條山徑繞過二澳。



 若剛才走下觀景台,再落海邊的狗嶺涌營地,便可以走這條路上來。
 直向海邊走去,看到對面伸出海中的岬角。岬角盡頭有一個海蝕洞。

 從剛才的觀景台可以走下這個岬角,岬角的背面是這樣的:
再前行,遠處出現分流半島了。






 從這角度看,對面的岬角是否像一隻狗俯伏在地?

  轉個彎,路向下走。前面像雞翼尖的是分流半島。





 一位隊友的行山鞋「甩底」,要用膠繩縛緊。



 到分流東灣,鞋底的繩鬆脫了,又用膠袋包著整隻鞋,才可繼續行程。


 我們在後面幫助甩鞋的隊友時,前面的在沙灘上「執鹹魚」。













 沙灘盡頭便是分流郊遊徑。這條郊遊徑全長兩公里,經過分流炮台和分流石筍。

 這間洪聖古廟已廢。隊友說是鬼廟。









 石筍附近長滿車輪梅。今日花未開,只有紅葉。

 先看看盛開的景況吧。


 下一個景點是分流炮台。我們在這裡大休,吃點東西。因為到這裡只是完成一半行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多謝隊友給我兩「條」麵包。今早吃得少,真的有點餓。
 對面分流頂和深坑瀝。

 吃完繼續行程,往分流西灣。




 經過這條郊遊徑的第三個景點,遠觀廟灣和灣內的天后廟。





 落到分流西灣,便走完了分流郊遊徑。西灣較東灣小,離分流村較近。








 村內有一間士多,十多年來,我只光顧過一次。







 離開分流西灣,回到鳳凰徑。向上走往響鐘坳。這個坳不算高。不過走了一個上午,走這小段斜路也要喘氣。



 響鐘坳有個營地。不知那塊可以敲得像鐘聲的石在那裡?



 過了營地,向下走落煎魚灣。不用上斜,大家鬆一口氣。這段路風景優美。左邊煎魚灣外海天一色,右邊深坑瀝像一道屏風。





 外面的小島是雞翼角。沙灘盡頭,面對雞翼角的岸邊,有一個小海洞。她們以前未去過,今天順道參觀一下吧。



 從這裡走下沙灘,向彎外的盡頭走去。不過她們不知是要走回頭路的。若知道的話,她們未必有興趣去看。





  幾分鐘後,到沙灘盡頭,便見這個很小的石洞。洞口略呈長形,像一個雞鼻。









 前後都拍多幾張照片吧。這個洞那麼小,又離大路頗遠,將來也不會再來看了。沙灘後有一個平台,長滿雜草。以前有人考究過,這裡是「普濟禪院」的遺址。



  沒法子,很難穿過灘後的草叢回鳳凰徑,要走回頭路。


 回到主徑,走上根頭坳。根頭坳不高,所以這條山徑斜度也不大。















 走上根頭坳,路向下走時,便進入二澳範圍。幾年前這段在二澳的鳳凰徑是頗陰森的,滿佈藤蔓。自從這裡復耕後,整個二澳谷便煥然一新。
 在較高的谷地,山徑仍有點荒蕪,但已開闊了很多。








  這裡曾有一道鐵閘,和一個警告牌。復耕後,這裡歡迎遊人參觀,已沒有任何阻攔了。



  二澳谷的低處已再開闢作耕地。









 有村民說他們正預備種水稻。似乎是在這塊田了。





 村內開了一些新路,平坦易走。不過繞過了舊村,再看不到「龔氏家塾」了。










 出到海邊水泥路已經兩點鐘了。還有很長的路才回到大澳吃飯。













 有隊友想找上水澇漕的山徑,我們在這兩個澗口找。

 看到一條瀑布,不過上山的路不在這裡。

 最後,找到這一條

 



   經過牙鷹角營地。我們曾經從牙鷹山走下來,到這個營地。所以可以大概知道還有多少時間到大澳。
 又是一條又長又悶的水泥路。每次走這條路都是差不多筋疲力盡。



 終於到番鬼塘。快到大澳了。時間太晏,本想去大澳吃飯,不過太餓了,便想去較近的東方小祇園或海韻。



 星期四兩間都休息。唯有再走遠一點,去大澳橫水渡了。






 沒有在煎魚灣去看海蝕洞的兩位隊友,早已到大澳,乘車離去。留下我們八個人,去橫水渡吃飯。坐下開飯已是三點十分了





今日走了差不多18公里路(鳳凰徑七段:10.5公里;八段:5.5公里;分流郊遊徑:2公里),沒有看到車輪梅盛放,約定三星期後,三月廿四日再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