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7日星期日

西灣亭-吹筒坳-大灣-東灣-長咀-大浪-赤徑-黃石碼頭

星期三陳生說趁著天氣還是清涼,提議去長咀。有隊友未去過,那就去一次吧。翻查紀錄,我們大約三至四年才去一次長咀。上次已是一六年二月了。今天的行程通告如下:
星期日 2月17日 長咀行
早上 8時30分西貢巴士總站集合
北潭坳(或西灣亭)>大灣>長咀>大灣>大浪坳>赤徑
(由北潭坳或西灣亭入,當天決定)
預測多雲,有幾陣微雨(信住先)
請帶午餐。預計行六小時
今早的天氣不佳,到西貢時已有雨。想到去長咀沿途幾乎沒有樹蔭和避風雨的地方,隊友們又怎麼想呢?不過這班人熱情高漲,竟然沒有人提出要改線。



今天出隊廿一人。想不到這位隊友也來了,竟然獲得全體掌聲。其實上次一六年二月,他是行畢全程的,只是沒有和我們一起在咸田灣吃午飯。今天他會在哪裡離隊呢?
起步前商量行程,決定乘的士去西灣亭起步。我們未曾從西灣亭出發去長咀。從這邊走,路線似乎是長一點,但感覺較舒服。八點四十五分分乘五部的士入西灣亭。
到西灣亭已下著雨。各人披上膠雨褸、風褸。沒打算在亭內避雨,因為路途遙遠,整理一下,便起步去西灣。
有人想行舊路。不過又有人看到這條石級便想走新路。結果只有我和三個隊友走舊路。






如果轉去螺地墩落西灣,我們會否比他們快到西灣夾萬坑澗口呢?



下山落吹筒坳,看不到他們的踪影。
舊路其實較短,所以我們比他們快到吹筒坳。這位隊友最早到吹筒坳,但還是比我們遲至少兩分鐘。

一分鐘後,其他隊友陸續到達吹筒坳。這時雨稍歇,對天氣轉好又有點樂觀了。


想不到走到西灣村,雨又來了,而且雨滴比之前大和密,不似是霧水了。


大家在士多整理一下雨褸和風褸,又再出發,除了一個隊友外,沒有人想到放棄去長咀。


遠處天色較光亮,沒有灰雲,大概稍後便會停雨了。保持樂觀,繼續去咸田灣。

這段麥徑有山有水。不過若來大浪灣只是沿麥徑行,看慣了便覺得悶,而且沒有退路。所以雖然大泿灣是熱門的行山路徑,但我們其實很少來這裡。

來大浪灣,天晴和大風浪的日子都很吸引。



沒來幾年,原來觀景台前已加建了這個休憩設施。今天沿麥徑走,遇到很多內地和韓國行山團。大概這段麥徑在「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內,吸引了很多外地遊客,所以才有這些美觀的設施吧?




雨停了。今天吹東風,希望這些烏雲快些吹入內陸。

這個位置是打咭位。每次都忍不住拍一張。




前面的隊友已到咸田灣。這個灘寬濶、沙幼、水靜,與西灣有著不同的風格





我們不用過獨木橋,直走到灘旁,上望魚角。







那位隊友在此離隊,去赤徑。他到赤徑時還留言提示我們「赤徑往黃石碼頭,每小時一班(大飛),$15(每人),可用八達通(?!)」。


從望魚角下望大灣。








冒著大風細雨走過大灣。天氣不會好轉了,希望不會持續下雨吧。










一直走到沙灘的另一邊,直上大浪角。





到大浪角,雨又停了。我們可以輕鬆地走,欣賞大浪角的海浪。


前面已見東灣。右邊是長咀。他們說快到長咀了。其實還有很遠路呢。


我們不想走灘後的田畦上東灣山邊的橫山徑,朝著東灣的沙灘走去。走到灘前,發覺沒有路標,原來這條路我們未走過的。只好跟著路胚走,最後經一條由水沖出的小溝直落沙灘。
我們就是從這樹叢走出來。


其實「正路」是這個岬角後面的那一個。這裡看到後面那個山咀有明顯的山徑走下石灘。
不過總之走到東灣沙灘便算了。
我們下一個目標是右邊山肩位置上的大石。要在灘旁覓路走上去。隊友一馬當先,朝著那個滑坡走上去。
那條當然不是正路。不過他們最後闖林走上橫山徑。我與幾個隊友走回沙灘,找到山徑。

山徑路口的路標不多,很易錯過了。

走山徑當然比闖林快。


很快便看到那塊巨石。


大家幾乎同時到達這塊「企人石」。上次只有這位隊友爬上這塊石上,今天石面濕滑,當然不許爬上去。




經過那路標「企人石」,便繞過東灣山去長咀。
到這裡回望這個寛廣的大浪灣,內有四個大小不一,風格迥異的海灣。


除這內四灣外,還有在長咀南岸的外四灣:金雞灣、螺灣、獺灣、蟹仔灣。
這裡只看到螺灣。此外,大浪灣還有「洞」和「咀」可探。朱翁說旅行界公認的四大奇觀:「平洲奇石、大浪海灣、東海異洞、大帽澗流」。「大浪海灣」我們還未完全賞透,其他那三個更不用說。






到十字路口,右上方那大石是去短咀經過的路標
隊友想停下來大休。但時間還未到十二點,還是到海邊才大休吧。


開始出長咀了。朱翁說長咀可有「三觀、三賞、三探、三練」。三觀是觀星、觀浪、觀日;三賞是賞山、賞灣、賞海;三探是探崖、探洞、探咀摸水;三練是練膽、練氣、練勁,因為「高巍偏遠,沒膽沒氣來不了;要來,便要有耐力和體能,因此可以練勁」。我們只是來閒遊,當然做不齊這些。


行長咀,多數是沿東南的山脊去鳳頭灣,或是經中部谷地去白泥頭營地。我們今天先走山脊去鳳頭灣。

這裡只看到三灣,咸田灣被望魚角遮蔽了。



長咀的路滿佈浮砂碎石,不好走。





灘後就是白泥頭營地。外面是鳳頭灣。大浪咀舊稱「鳳頭」,灣名來源是這個吧?


到「大岩口」頂。灣內有崖外伸,顏叔說像一隻熊,叫「大熊觀海」?



崖邊浮砂碎石,拍照觀崖要小心。







那邊的石磨頂我只去過一次。


今天沒走出大浪咀,更不要說探咀摸水了。

落白泥頭的山坡又陡又滑,其實比青山那邊的路更易滑倒。






本來打算在這裡大休。不過走到海邊,又下起雨來。




來到我們以前大休的海邊。今天九點零五分從西灣亭出發,到這裡已是十二點廿八分,共花三小時廿三分鐘。上次一三年從北潭凹出發,到此需時三小時十分。其實差不多。
吹著大風,還下著雨,無處可避。




還有心情玩。


唯有瑟縮石後,背著風,吃乾糧。似剛上岸的難民




吹著大風,久坐易著涼,還是早些離開。




經白泥頭、窩仔輋上山。


谷內山徑縱橫,跟路標便可。








離開長咀,雨又停了,天氣似乎還逐漸好轉。看到短咀的將軍石。


走舊路回東灣。

金雞灣










又經過企人石落東灣。
十年前經過已見石上這個符號,有什麼意思呢。








他走下東灣時跌倒,撞倒右邊面頰。


爬過這個岬角。



再爬上左邊那條路上山。兩位山友走右邊那路直上,其實是要轉左入樹叢內的小徑接上左邊的路。




















回到大灣。

在灣後轉村徑經張屋圍、龍尾頭去大浪。




這條路已經變得明顯易走。


















到大浪村麥徑。

各人全速走麥徑去赤徑。





今早已有隊友說要在赤徑乘大飛回黃石。兩點五十分左右到赤徑,準備乘大飛離開。



幾個隊友堅持出北潭凹/屋頭。我們乘大飛去黃石。
三點五十分回到西貢。
不乘大飛的隊友乘下一班巴士到西貢。
四點鐘才吃「午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