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星期日

九龍坑山-東脊-鳳園

今日預測有雨。又要走水泥路或遠足徑。難度照例三星。
星期日 4月14日
早上 8時45分 太和鐵路站集合
九龍坑山、流水響、鶴藪、粉嶺
大致多雲,有幾陣驟雨,稍後驟雨增多及有雷暴。
★★★
今早看天文台的資料,雷達雲圖不見有雨雲,知道上午應該不會下雨,便想著改線。原計劃去大埔頭衛奕信徑上九龍坑山,天氣好轉,可以走另一條路了。
八點五十分從太和鐵路站起步,穿過隧道出汀太路。

到體育館轉左去新圍仔村。


新圍仔村就在體育館對面。橫過馬路,便入村上山。


走梯級直上村後的墓地,再經山徑,接上山脊上的衛奕信徑。






這條水泥路可說是拜山路。一直走到後山的墓地。墓地頗大,上次經過也沒有拍照,所以沒有什麼印象了。


過了墓地,繼續走山徑去九龍坑山。



後段山坡頗陡。不過地面尚算乾爽,很易走了。







回望我們身處的山脊。旁邊另一條山脊也有路接上衛徑。




接近衛徑那一段最陡吧?這裡竟有一條長繩


最後接上衛徑。我們轉右,繼續上九龍坑山。








不知何時這個山頭被稱為「玉秀峰」。

玉秀峰離主峰很遠。時間還早,到九龍坑山頂才小休吧



前面是像天梯一樣的梯級。

想看斷腸草,最方便是到這裡。





過了那條「天梯」,很快便到山頂。




到山頂少了一人。當然是看到泥路便轉頭走那位朋友了。
原本計劃是走衛奕信徑去流水響再上龍山。到山頂時,再看一次天文台雷達圖。雖發覺有雲團從西面飄過來,但估計一至兩小時內不會影響香港,所以便想請隊友帶我們走東脊落山。





看地圖,山徑的路口應該是在這斜坡上。轉右走上維修通道,應該會找到入口吧?
從衛徑進入東脊的山徑,地圖顯示就在那幅人工斜坡上。山徑跨過東面四百二十多米高的山崗,再向下直落鳳馬古道。
不過我們走上了維修通道梯級,但找不到明顯山徑入口。雖見有路胚,但沒有路標。估計已很久沒有人走過,山徑已被蔓封了。唯有走上星期四「健樂行」走過的路吧。

入口就在衛徑標距柱附近。有人上星期四走過,當然很快便找到了。
這條路地圖沒有顯示,當然不容易了。




跟著路標走,不怕迷路。離開主徑的好處是可以看到樹林內的真實面貌。當然還有些有趣的植物啦。








這條路部份似是踐踏地面植物而來的。相信過了一兩個月便會消失了。




從衛徑轉右入林,在約340至360米的山坡橫移,直到接上地圖所顯示的山徑。
接上地圖所示的山徑,以為會較清晰易行。其實植被仍是很密,山路又崎嶇。可說根本不似是一條路



又要穿越厚厚的芒萁。

終於到一個開揚位置,看到下面沙螺洞的草地。





山徑轉來轉去,因為繞過樹木和茂密的野草。看來這條荒徑過了夏天便會更難行了。






下山途中,經過一個大約三百四十米左右的山崗。山崗較開揚,又有點涼風。





難得有一個開揚位置,便坐下來小休。大家都有點累了。




看到雷達圖上的雨雲又接近了不小,還是早些下山去鳳馬古道較穩妥。小休幾分鐘,便催促大家起步落山。








又要穿過很高的芒萁。










大家以為來九龍坑山,最辛苦只不過是那條衛奕信徑的梯級。當然估不到九龍坑山的路可以是這麼難行。












對面山坡上金黃色的是裂斗錐栗(黧蒴錐)的花。


最後一段山坡最陡。走下這坡才到鳳馬古道






山坡陡,泥土鬆散。大家各師各法走下去。







黧蒴錐鋪滿對面山頭。

五蕊寄生



滿地都是羊角拗




天陰下來了,對面屏風山已有霧籠罩。


到東脊底的十字路口,轉右去鳳馬古道。
從十字路口到鳳馬古道似是一條橫山徑。想不到仍是很難行。


這條山徑比東脊上那條路明顯,至少比較寬濶,不是踐踏出來的路胚。


但仍要推開阻路的樹幹






最後到鳳馬古道前,要滑下這個泥坡。



到鳳馬古道時,已是中午。轉右去沙螺洞吧。早些吃午飯算了。









他給誰電話呢?原來有人離隊不上九龍坑山。約了他去鶴藪等我們。結果當然是空等。因為我們已改回大埔飲茶。於是便請他回大埔與我們會合。




想再上九龍坑山?講笑啫。

走車路直落鳳園。
再去大埔舊墟一間酒樓飲茶。


吃午飯時,外面已下雨了。
今日只是上九龍坑山一趟。行程短,但也走了十二公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