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0日星期三

馬料水-深涌-榕樹澳-開丫峒-石屋山-嶂上-古道落高塘

天文台預測今天大致多雲。「大寒」不寒,還算溫暖。想起很久沒有乘馬料水渡輪了,那就去深涌或荔枝莊上石屋山。若荔枝莊上岸,便去蛇石坳上石屋山。深涌上岸,便去開丫峒。今早八點鐘便到大學站。
十分鐘左右便到馬料水渡輪碼頭。碼頭前有洗手間,很方便。
站在船邊,吹著海風,很寫意。

不到半小時,深涌在望。

去石屋山、擔柴山、甚至馬甲崙,最方便是乘渡輪到荔枝莊或深涌。因為去榕樹澳或蛇石坳起步登山,都要從公路走頗長的路,乘船便最舒服。
登岸後,轉走村徑去榕樹澳。
途經黃地峒。這裡對上山坡是新石器時代的石器製造工場,據考古學會資料,工場範圍於「東爲黃地峒山西麓50m至60m等高線處,西至海邊潮間帶以下淺海,南起鰲魚頭,北至深涌碼頭南約600m處(香港考古學會,2005b,頁1)。2003年初,在黃地峒沿岸曾採集到一些打製石器(文匯報,2006)。香港考古學會隨即與廣州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聯合組成考古隊,於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間,對遺址進行了調查和試掘。出土和採集石器共3,261件,包括石器成品、半成品、石核、石片、岩塊和斷塊等,根據石器的功能和形態,可分為九類──手鎬、手斧、尖狀器、砍砸器、錛形器、刮削器、雕刻器、鏃形器和錐形器。
有機會試走到岸邊的石灘,看看有沒有發現。


很快便看到榕樹澳的魚排。

到岸邊沼澤,便到路口。
路口的路標已不見了。但有上次的路線紀錄,認得這個路口。
新版的郊區地圖已標出這條山徑。從路口進入已棄用的耕地,經過一個墳,向著山邊走去。這段路芒萁又高又密,路徑尚算明顯。


山坡上仍是茂密的芒萁和疏落的桉樹。跟著路胚向上走便不會錯
為什麼不去蛇石坳上石屋山呢?因為我喜歡去開丫峒,十幾年前曾跟「大路雄師」從榕樹澳上開丫峒(按此看當年相片)今日再來,發覺景觀變化不大。

下望榕樹澳海邊的三角洲。
芒萁叢中的路胚就是這樣。
還找到前年二月十三日我們從開丫峒下來時放的路標。
對面馬甲崙、雞公山。左邊雷打石。





大約半小時便從海邊走到山脊上。左邊山峰便是開丫峒。
山脊上看榕樹澳

後面看到深涌的大草地


在脊上回望黃地峒。聽說黃地峒那邊草很密,不易闖。在海邊又不見有明顯的山徑上來,所以還是走舊路,從榕樹澳村後上這山脊。

開丫峒有兩個峰。峰頂都有岩石露出。

在峰上看深涌和黃地峒

開丫峒的另一個峰。兩峰之間有一個小山坳。
山脊直指向深涌。零四年跟隊來開丫峒,便是落深涌大休。這條路不知是否仍通行無阻?要開路便無謂了。
過了開丫峒,便要走這條山岬上石屋山或嶂上。這山岬坡度頗大,又有浮沙碎石。




回望開丫峒兩個峰。
穿過樹林。又見我們的路標。




在遠處回望開丫峒,峰下便是崖壁。
坡度大,地上有沙粒和碎石,真的要手腳並用。




站穩了,才看風景


雖然拍攝角度有點偏差,但確是要小心爬上去。



爬完陡坡,進入芒萁叢。
這裡路徑有點亂,但有路胚。跟路標走便可。









前行不遠,便到蛇石坳至嶂上的山徑。




到橫山徑路口,轉右朝嶂上方向走。在到門坳天梯前的路口停下來小休,之後再上石屋山。其實到橫山徑路口轉左也可以上石屋山。不過上次走過,草很密,還是走較易的一條路。
石級上引到一個墓地。


小休後轉上石屋山。


石屋山上看大埔海、淡水湖



去老虎騎石太遠,就在山頂轉右落嶂上。





今日不是假日,士多前空地仍遇到山友

嶂上有很多路離開。今日選最快到北潭路的一條。
不走麥徑,走嶂上郊遊徑。

在這個路牌對面轉入村徑落高塘



穿過已棄用的耕地


到岩頭山北面山坳。
之後走舊村徑落高塘


看這些石砌梯級。以前應是村民常使用的通道。



出口是高塘後山的水務車路




一點半左右到高塘,乘小巴去西貢。兩點鐘前便開飯。真好!今日走了不足九公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