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星期三

美孚-鐘山台-長坑廢校-石梨貝水塘-長源路-教育徑-楊梅坳-畢架山橫山徑-鐵路坳-九龍坳-竹園

天氣不穩定,有驟雨。無謂去太遠的地方,選一條近市區的路線,大家方便。不去香港島,剩下就只有九龍和將軍澳。九龍水塘一帶最好。山不高,有樹蔭。還可以隨時改線退出。
去九龍那幾個水塘,多數在荔枝角公園起步,美孚地鐵站D出口集合。
早到的山友可以走進公園欣賞園林景色。
八點四十五分起步,上鐘山台、青山公路,然後上長坑村
荔景山路靠右上鐘山台
橫過青山公路。前面山友已走上護土牆上的通道


走完梯級,經過避雨亭

到車路
右邊長坑路,可以落蝴蝶谷,也可以上山頂的配水庫。前大蒸場就在這個山頭。
山友們以為會走長源路去九龍副水塘。這條路較短,但山友們未必喜歡。於是在路口轉左去前長坑公立學校。公立學校背後有路去水塘。
在剛才分岔路靠左,見水坑便轉左,沿水坑旁邊的小徑直入到這條橋。
過橋後有石級直上廢校。
經過廢校,繼續沿山徑走。
原來的路線是要轉右落九龍接收水塘,然後前行到金山路出大埔公路(綠線)。有山友建議繼續往上走,去石梨貝水塘。
"那條路舒服。"
"好吧。"
隨後看地圖,其實走遠很多路
這一帶的小徑四通八達,走過也不記得。所以走哪一條也無所謂。
還好沒遇上蜂竇。
這條路直上金山發射站。我們中途轉右,沿引水道落石梨貝水塘



沿引水道走到這個坳位,吹來陣陣涼風。
十字路口前行
往下走,很快便到石梨貝水塘的環塘徑。

到環塘徑轉右


石梨貝水塘主壩

站在主壩上,可遠眺港島

原來路線是去九龍水塘。山友熟路,說落長源路較短



到燒烤場
橫過燒烤場,另一側有小徑落長源路
今日要去九龍坳。到長源路轉左,橫過九龍副水塘主壩,走到大埔公路,然後繞過尖山去楊梅坳。

九龍副水塘
沿長源路直上到大埔公路
上天橋橫過大埔公路
有兩條路繞過尖山去楊梅坳,北面是麥徑五段,南面是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後者較短,當然選南線了。

問路石。由九龍到此,靠右往沙田,左邊直行往大埔。
自然教育徑又平又闊,應該不會遇上黃蜂竇了。


經過兩條落蘇屋的路



十一點零六分到楊梅坳上涼亭。
楊梅坳是尖山和筆架山之間的山坳。計劃路線是逆行麥徑上筆架山。山友建議行攀石場橫山徑。這條路較舒服,亦較北面的尖沙徑和藤竹徑短。
決定了,便立即起步。楊梅坳附近多馬騮,不宜久留。
上筆架山有三段石級。雖然不上筆架山頂,改走攀石場橫山徑,但仍要走第一段石級上龍欣道。

到龍欣道便要轉右下行。
我說不如龍欣道直落到龍翔道,搭巴士去黃大仙豈不更好?
儘管山友們都說又熱又累,但沒有人想放棄。那就放棄我的建議吧。
離開龍欣道走上橫山徑

感覺這條路較幾年前寬闊



不到十分鐘便到攀石場





之後經過一堆石
前面路面不足一米寬。右邊石隙深不見底
右邊是陡坡,甚至是崖壁。在有暴雨的日子,不宜走這條路。


開揚處,可俯瞰九龍



十字路口。左邊這條路上筆架山頂。

半小時走完這條橫山徑,在山坳(鐵路坳)接回麥徑五段。

看地圖,鐵路坳是七條路的滙合點。
沿麥徑去九龍坳回歸亭


左邊(北側)有路去機槍堡


沖溝脊入口



十二點到回歸亭
在回歸亭稍歇便落竹園。因為估計前領的山友就快到酒家開位飲茶了。


忘記是要走回歸徑、八仙徑落山。
走這條大路更舒服。

轉右去公園

轉左去竹園
走了十二公里。衫、褲、襪、背囊全被汗濕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