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星期日

深涌-蛇石坳-雞麻峒-荔枝莊-白沙澳-白沙澳下洋-大灘郊遊徑-爐仔石頂-海下

又是秋高氣爽的星期天。這種天氣一年之中只有一兩個月,當然要去開揚的山嶺,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但星期日是閒遊日,要找一條舒服的路線,便想到荔枝莊至白沙澳這條村徑。但這條路太短,於是改在深涌起步,順道上雞麻峒。雞麻峒頂視野開濶,是一個打卡點。可是還未夠十公里,又加上一個打卡點爐仔石,終點定在海下。爐仔石頂北望灣仔半島、赤門,青山綠水,令人流連忘返。
去深涌當然不會在水浪窩集合行引水道,我們習慣八點半在馬料水碼頭乘往塔門的渡輪。星期日乘這條航線的渡輪還是第一次。八點廿分到馬料水碼頭,即見一條長龍。原來在輪候東平洲的渡輪。不過去塔門的人也不少。今日假期,原來成人收費$30.00!較平日貴五成。
八點半啟航,九點鐘準時到深涌
新碼頭已在兩星期前落成啟用。
與幾個釣客離開碼頭。
以前都是轉右去榕樹澳,今日轉左去深涌。
石芽頭



兩年前經過這裡上蛇石坳。那時深涌的村屋都很破舊,今日所見,已煥然一新。遠看深涌三王來朝小堂十分醒目。

無論何時,深涌這片草地都令人心曠神怡。







石頭徑這幾間屋也經修葺
近年新界不太偏遠的村落已有點人氣,有些像這條村還有村民回來居住。
深涌學校的工程還未完成。希望日後能看到學校原貌。


離開深涌上蛇石坳


經過深灰色的泥岩
走完斜坡到山坳。在這塊大石前轉左上雞麻峒。

未曾在這邊上雞麻峒

初段經過叢林,之後山徑越來越濶



走到雞麻峒頂只需十分鐘
荔枝莊和赤門。

對岸是老虎笏、刀頭咀
人到齊便向北朝白角仔落山。
北坡草密路窄,下降速度比預期慢



踩著芒萁下山。
有路標,沿途少岔路。要小心的是地上的樹根和突出的枯樹頭。



來到這個小山頭。記得路在右方,不用上頂。


遠望赤門。
這條山徑直出白角仔。所以要留意右邊,不要錯過落石灘的路。

下面這片石灘是世界地質公園荔枝莊園區,主要景點是石灘上的岩層。




走到石灘
不知為何叫龍船石。是這些一層一層的沉凝灰岩嗎?


最顯眼的大概是這片扭曲的岩層




還可以欣賞多變的層理

到荔枝莊碼頭。

這個碼頭也落成啟用了。

行雞麻峒花了太多時間。十一點鐘才到荔枝莊。估計十一點四十五分才到白沙澳。要加快腳步了




像深涌一樣,荔枝莊的村屋外觀也煥然一新了。

有山友在這裡被地蜂蟄一下,忍痛走到海下路,最後還是要吞一粒抗敏藥。

路旁這條溪叫"大涌"


十五分鐘走到分岔路。轉右去蛇石坳


直行去南山洞
上担柴山的路口

這條路有樹蔭,有流水,原應慢步細賞。
但這時仍未想放棄上爐仔石,要盡早走到海下路。
白沙澳大屋


廿年前這裡是一片草地。後來復耕一段時間,現在又回復一片草地。所不同的是現在不可進入


白沙澳青年旅舍
果然十一點四十五分到海下路
左邊不遠處就是白沙澳下洋"京兆世居"的路口
本來到海下路可以考慮放棄餘下路程,乘小巴出西貢。但前領的山友已走到白沙澳下洋,那就照計劃去爐仔石吧。
沿海下路走不遠便到白沙澳下洋的路口。"下洋"指"下邊"、"下面"。所以"白沙澳下洋"就是在"白沙澳"下面的意思。
感覺路邊的樹長高了。

白沙澳下洋就是這間大屋。據說屋主收藏很多珍貴歷史文獻,大部份藏品已捐贈給政府。
路在大屋右側


離開大屋進入樹林。
這條路連通白沙澳下洋和大灘郊遊徑。初段有石階,像一條古道


走到草禾嶺南面谷地,便要踩芒萁,穿密林
不過路胚很清晰,還有路標,不會走錯。







廿五分鐘後到大灘郊遊徑。
當然不會轉右出黃石碼頭。到郊遊徑轉左走到澗口

在澗右覓路上爐仔石,然後向北落山。
路口被塌下的藤蔓所阻,要在左側繞過。
路徑清晰,只是兩邊的枝葉有點密。
又是芒萁



爐仔石頂高161米,從南面大灘郊遊徑上山,爬升不足一百米。
大約十五分鐘便到山頂。
爐仔石頂沒有測量躉。不知那處是最高點,所以繼續向前行。
直至看到海下灣、灣仔半島
攔路坳和灣仔半島

海下灣
打完卡便朝著海下灣落山

這山坡的草叢越來越密,路較前難行



坡面有淺坑、突石。但被草遮住,看不到。




走入樹林,以為再多走幾步到郊遊徑。
原來走偏了,感覺較前走遠了
一點鐘到郊遊徑。從爐仔石下來需要廿分鐘。
全速走去小巴站


海下灣

古窰

一點十五分到小巴站。一點廿五分乘小巴返西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