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星期三

沙田站-上禾輋-橫山徑-沙田郊野徑-昂堂山-黃竹洋坑-蝦公打水-M133-林道鉛礦坳段-滘鉛段-打鐵屻脊-新屋家

上星期見有山友行萬佛寺、黃竹洋坑附近山頭,週四又剛走過這一帶,那就找回三、四年前行"蝦公打水"的路線紀錄,今日再走一次。
今早在沙田站集合。八點四十五分起步去西林寺。
西林寺在沙田站旁邊。記得童年時萬佛寺、西林寺附近有很多賣炸蘿蔔餅、番薯片的攤檔。現在一片冷清。真可惜。
穿過西林寺山門
不熟路。總之向上走。地圖上的景點如香林別墅、四方亭都未到過。
月溪法師我是知道的。萬佛寺就是他所創建。法師湼盤後幾個月,屍身沒有腐化,呈金黃色端坐龕內。於是弟子們把法師加漆鋪金供奉在寺內。以前去萬佛寺,看過法師的照片。但忘記是否看過金身。


有路就行。
直上
看清楚,左邊山坡全是墳墓

上禾輋。



繼續上石級

最後走完水泥路,接入山徑
沿路見有水管

轉左過澗

之後進入竹林
仍是跟著水管走

是"週五"麼?
聽到前面有水聲
原來水管爆了。水激射而出
再前行便會全身被噴濕了
發現旁邊有路上引

路胚頗明顯。

越上越陡。這時當然已知離開了原來的路徑,但也不想回頭走

竟然走到華翠園外圍
沿外圍鐵網走。

最後走到沙田郊野徑
原來計劃是跟週四的路線行萬佛寺坑。臨時改上昂堂山。
上昂堂山的路在涼亭後面。要行郊野徑的樓梯轉左。




幾分鐘便走到昂堂山頂

下望火炭

沿山脊走,路徑明顯。

這條路近民居,平日應該有人走過,所以不會有蜂吧?

不久與"巴士廠脊"山徑匯合。
繼續往前走。
路標
樓梯接沙田郊野徑
出口是沙田郊野徑落黃竹洋村的山徑
到路口轉左,接走沙田郊野徑。
看到前面有一條很長的樓梯,便要轉右落黃竹洋坑邊的山徑。
黃竹洋坑幾條路可上城門林道,其中兩條出口在麥徑M133附近。中間還有一條橫山徑,山友稱之為麥叉走廊。今日要上"蝦公打水",根據地圖,要經過三條澗道。
這條路已越來越濶,越來越容易


經過一個墓地後,見水泥徑
水泥徑旁有鐵管作扶手欄杆
轉右下行落黃竹洋坑。沿坑邊走可走到黃竹洋村離開。

過第一條澗

第二條澗
跟路標走
左邊似有路胚,指向沙田郊野徑。
應該繼續前行
再過一條澗
過澗後便要轉左上山。
這條就是"蝦公打水"脊
之前走過兩次。感覺今天的路較開揚好走,
陡直的山坡,中間沒有平緩的山肩可以歇一歇


過了一半路,見一個古墓。看形勢,這就是"蝦公打水"穴吧?墓碑刻字模糊,沒有走上前看看。
墓穴面向黃竹洋坑谷軸線,青龍是交叉石脊,白虎那條脊是六百幾級樓級的郊野徑。可惜現在什麼景觀都沒有了。

再往上走不遠到麥叉走廊所在的山坳。左去麥徑M132附近,右去交叉石脊。
麥叉走廊這個十字路口旁邊也有一個古墓,墓碑的字大部份已不可辨
過了麥叉走廊,已走了大半路。到山頂前轉右出麥徑。


走到麥徑林道,已完成最辛苦的路段。
大家沒有鬥志,不上草山,改行鉛礦坳段林道。

山友說走完陡坡,行林道"養腳"最好了

不落鉛礦坳,靠右行大埔滘林道去打鐵屻脊
這段路的最高點就是打鐵屻脊入口。路邊有地圖板

山友說了很多次要走這條路落山。從草山落碗窰這條路確實是較舒服,沒有衛徑的樓梯,也沒有松仔園那邊的路長。
行山客都喜歡行泥路,最怕是林道那種硬水泥路

不過沿途有密林,小心有蜂啊


中間經過輸電塔和草坡


又再入林

聽到流水聲,已到村後的梯田
過澗




過澗後到觀音廟



打鐵屻村

衛徑七段
一點鐘到新屋家乘小巴出大埔墟
都是走了十公里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