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星期三

鹿頸-鳳坑-白梨山-敗走回鹿頸

星期日想去新界東北,因為假期去烏蛟騰交通較方便。本來想行減龍脊。設計路線時,被鳳坑背後的白梨山、聚門嶺所吸引。據網上資料,這條線是康樂山友在約五年前打通的。再看山友的軌跡、照片,知道沿途植被甚密。星期日要輕鬆閒遊,所以便改為星期三即今天的行程。
今早八點半乘小巴去鹿頸。小巴半小時一班,八點半後到粉嶺的山友便要乘下一班車了。乘早一班車的山友到鹿頸後,在小巴站閒聊。
九點廿分下一班小巴到了。整理一下,便起步去雞谷樹下。

沿海邊的村徑去鳳坑

上黃坭湖

黃坭湖是減龍脊的末端。

走下石級,經過"大風坑" 「大牛湖東麓一溪入海稱為"大風坑"。大風坑之東小崗為"石王地",即該村的風水林所在 」- 新界滄桑話鄉情(司馬龍著)


經過鳳坑村


繼續沿海邊村徑走

走到谷埔西側的岬角。岬角叫"大魚角"。這就是今天的目標,入口就在岬角附近



路線簡單,沿脊南行,經過聚門嶺接減龍脊。
若按司馬龍所說「..村後之另一脈則由黃竹峒北分而起聚門嶺,連接坳背山大魚角入海,形如鳳坑村之東面護牆。」 下圖"三戙斜"應為"黃竹峒","白梨山"應叫"坳背山"。
以為入口難尋,原來是孝子路。入口甚明顯。




墓地後見路口,有新淨的恆康路標。真好,不用開路了。
芒萁又高又密。不過近來有行山隊走過,路徑很清晰。


若不是近來有人走過,穿越這芒萁密林也要花很多時間。

回望沙頭角海


沿被踐踏出來的路徑走。

左邊谷埔。對面山嶺是石芽頭

有時芒萁甚厚,踩下去感覺軟綿綿的


較遠的岬角叫"大角"。近處的岬角有連島沙洲連接水浸咀排




前面就是白梨山



野豬竇
看到谷埔





按地圖,這裡就是白梨山了。沒有任何地標可供打卡。前面那個密林是聚門嶺,再遠處的山脊是減龍脊。



有時芒萁也可以很美


前面山友突然停下,原來看到一條蛇。蛇頭、身在左邊草叢內,蛇尾在路中。見蛇身黑色,估計是毒蛇了。黑色帶金,很大可能是過山烏(眼鏡王蛇)。山友說草叢中見蛇身粗如手臂,像已"打蛇餅"。
我們走來走去拍照,蛇都不怕,不肯走開。等了一會,沒法子,唯有掉頭走。「若有蛇(或其他動物)攔路,即是前面有更大危險。」所以走回頭是對的。
原路走




回到大路。時間十一點十五分。可以改線去五肚上減龍脊。但烏蛟騰小巴一小時一班。山友說若行減龍脊要一點半後才返到鹿頸。
那就放棄餘下行程,步行出鹽灶下也夠了。
結果就在鹿頸乘小巴回粉嶺。今日絕對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