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3月11日 漫遊鹿頸、南涌
早上 8時45分 粉嶺鐵路站集合
小巴往鹿頸、七木橋/南涌郊遊徑、丹竹坑
大致多雲,早晚有一兩陣雨。
今早出隊十四人,要分乘兩班小巴到鹿頸。山友眾多,小巴加開兩班車,九點廿五分便可以起步。
沿村徑進入鹿頸黃屋。
我們轉右續走村徑去橫七古道。
又見這位隊友。今天初段走郊遊徑,他跟在後面。但到上七木橋後,我們便會走山徑去南涌郊遊徑,大概他會在上黃嶺的路口離隊了。
在這路口走左邊的路去橫七古道。右邊的路可回南涌。
回望分隔鹿頸與南涌的小山崗。
又見這幾位隊友出隊。
前面隊友在這個路口停下來。大概是因為轉右可到尤德亭。但剛起步,我們不需去尤德亭小休吧?
過了那個路口,便進入衛奕信徑橫七古道的一段。我們繼續前行去七木橋。
到下七木橋。這裡只剩下一個告示板,一個路牌。還有幾間已倒塌的石屋在草叢中。
到上七木橋,這裡是上黃嶺的路口。
今日天氣不錯,天陰。沒有雨。我們便決定走山徑橫越黃嘉、屏嘉石澗去老龍田。若去平頂坳那段千溪走廊的山徑通行無阻,便不去南涌郊遊徑,轉走屏風山北坡的山徑去平頂坳。
在這裡離開橫七古道,轉右上山。
這條山徑可直上黃嶺。
到這個坳位,轉入右邊的一條小徑。
在此轉右入一條小徑,西行往黃嘉石澗澗谷。
原以為這是一條荒徑。原來路徑明顯,沒有雜草阻路。
不久便橫過一條乾澗。這條應是黃嘉石澗的一支。
再往前走不遠,又到黃嘉石澗的主澗道。
兩個水潭也夠大家攞景拍照。
離開石澗,繼續西行,走上分隔黃嘉石澗和屏嘉石澗之間的山咀。
回望左邊這個黃嘉石澗的澗谷。
走過這條路都知道有這個水務裝置。打開鐵門,內有一個已毁的水龍頭。不知有何用?
看著他爬上去打卡,其實更想看他怎樣跌下來。
擾攘一會,又繼續前行。這裡位置稍高,可以看到後面的沙頭角海。
分隔兩條石澗的山咀滿佈有白花油味的崗松,很少樹木。今日天陰,尚算清涼舒服。夏天來這裡便要暴曬,灌木林又擋風,應該會很辛苦。
又到一個開揚的位置,可以細看四周的風景
這一帶都是屏風山北面的平緩坡地,身後的山嶺當然是屏風山了。
到一個分叉路口轉向北,開始走下山坡。這時已進入屏嘉石澗的谷地。
走下屏嘉石澗上游的谷地。
在近澗道的位置,植被茂密,但不阻路。
屏嘉石澗已沒有流水,很輕易便橫過澗道,走上右邊的山徑。
回望屏嘉石澗的澗谷。我們正走上屏嘉石澗和屏南石澗之間的山咀。
在山咀上繼續向西南方向走。
向後望,左邊是屏南石澗澗谷
我們早已決定去千溪走廊,要朝著前面的屏風山走去。
走上山崗,便到一個分叉路口。
對面是龜頭嶺,亦叫「大瀝嶺」。那是去老龍田、南涌郊遊徑的方向。
我們要走左邊。左邊是屏風山的北坡,亦是千溪走廊山徑的所在。
來到分叉路口。右邊有路標的路口通往老龍田。我們轉左,去千溪走廊。
千溪走廊是龜頭嶺和屏風山之間的谷地。屏風山北坡有很多條溪澗流向這條走廊,要穿過這條走廊,便要橫越多條溪谷和溪谷之間的山咀。
離開分叉路口,進入千溪走廊
在這個丘陵地帶,四周所見都是低矮的山崗和低谷,很易迷失方向。
右邊是龜頭嶺,隱約看到山坡上的南涌郊遊徑
我們這邊是屏風山。要橫跨第一個山谷了。
留意右邊有路走下溪谷。
到第一條澗道。
走上另一邊的山咀
又要橫越另一個山谷。
跨過另一條澗道。
跨過澗道,走出竹林,又到另一個山谷。
溪澗旁總是長滿矮竹樹。
又過了一條溪澗,越過一個山谷。
叫千溪走廊,應不會只有三條溪澗吧?前面還有多少呢?
在這條走廊內,兩邊山坡上,有我們腳下這條山徑,和對面的南涌郊遊徑。
向前望,屏風山在左,龜頭嶺在右。中間是平頂坳。
又要橫越一個山谷了。
又過了一個山谷。今天至少「四上四落」了
前面仍是凹凸不平的丘陵,還未走出這條走廊。
走入樹叢,不覺又跨過一條溪。
這邊的溪谷越來越淺,不用走上走落了。
這已是第六條溪澗了。
過了六條溪澗,山徑緩緩向下。
最後到南涌郊遊徑出口。怎麼走完千溪走廊這條山徑,只經過六條溪呢!?屏風山北坡流下來的溪澗當然沒有千條,但也有很多,不只六條那麼少的。
出口見這個路牌。
已過了正午。隊友想大休吃東西,那就去前面龜頭嶺吧。
南涌郊遊徑轉向下去新屋仔前,經過這個凸出的小山崗。這便是「龜頭」。龜頭嶺以此得名。後來「龜頭嶺」改作「獅頭嶺」。山下便有同名的村。
走出「龜頭」大休
陳生說龜頭前端有路落山,不過非常陡峭。那就算了。走郊遊徑吧。
這條郊遊徑已走過很多次,大家全速下山去飲茶。
走得快,還不是要等齊人?
看到什麼?
到村口看到一棵植物似是檸檬,隊友摘了一片葉看看,村民以為偷果子。不要太好奇,眼看好了。
照例去粉嶺聯和墟飲茶。
歡迎這位新朋友!
今天走了大約十公里路。很輕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