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6日星期日

烏蛟騰-犁頭石-吊燈籠-蛤塘-梅子林-分水坳-烏蛟騰

今日去吊燈籠。原來兩年半未去過。天文台照例預測有驟雨,又加上或有雷暴。唯有兩手準備,若到烏蛟騰有雨或雷暴將至,便先去蛤塘,待雷暴過後才上吊燈籠。不過今早天氣不錯,沒有驟雨、雷暴跡象。
八點四十分便乘275R去烏蛟騰。這幾次搭275R去烏蛟騰,巴士都不滿座。
去從烏蛟騰上吊燈籠,不外是經芬箕托、上路(犁頭石古道)經南脊。
過了九擔租、棒死豬,便到分叉路。上吊燈籠,自然是行左邊。
行上路向東行
以前都是經南脊這個路口。今日想行長一點路,繼續前行落犁頭石
遙望橫嶺
行上路去犁頭石廢村,原來路程也不短。

因為山邊那棵五味子古樹有倒下的風險,所以把舊路封了。
過了古樹,已到犁頭石廢村。村屋已倒塌,剩下一幅牆。這條村規模小,縣志榜上無名

廢村的遺跡。





過了犁頭石廢村,前行不遠,便到吊燈籠東南脊的入口
去年曾走這條路到犁頭石古道,今日逆行上山。
入口很易認。照例有警告牌,還有電線桿

又是滿佈芒萁和山棯
上山回望,見印洲塘

山徑明顯,但頗陡。






二百米高度以下的山坡很陡峭,很吃力



上完陡坡,穿越這片芒萁叢林


今日天色不佳,看不到印洲塘最美的一面

又有一幅陡坡
這次山徑就在崖邊


崖邊是一個觀景點。

往上走似乎不覺險。上次走下來時,要踏穩每一步

東望印洲塘。晴天下午來便很美了。


過了崖邊那段,便到較平緩的山脊,可以慢走回氣



大石上又是一個觀景吹風位

這美景去年已看過。

在這石台稍歇,吹吹風,其實很寫意。



前望吊燈籠頂











回望這條吊燈籠東脊

山頂在望


再上行八十米左右才到山頂。


這段路要小心慢行。路左有野草灌木,其實是在懸崖邊行









又一個打卡位



走上去便到山頂的測量柱
十一點鐘才到山頂。小休一會,便轉身落山去蛤塘
去蛤塘的路已走過很多次,不需看紀錄,地圖也不用看了。



在東脊上來的路口轉左落蛤塘。路徑明顯

走到這裡,見左邊有路落山。不過前面有路標,路徑又清晰,沒必要走一條不熟悉的路
繼續穿越密林下山。

急轉直下一條乾坑

到這裡,前無去路。林中只見枯枝上的一兩條路標。
記得以前都是落乾坑,乾坑內還有很粗的扁擔藤。既然乾坑被大量倒下的藤蔓枯木封住,便走到右邊一處空隙,想硬闖一段
不過實在太密。要闖可以,但無謂白花氣力。
走回頭
原來有分叉路口。路口兩邊還有告示。剛才竟然看不見。
沒錯。我們一直都是行乾坑。今日有人指路,當然照跟
回來翻查紀錄。果然以前是走乾坑落蛤塘(黑色路線)。可能蛤塘村民重開山脊的路,今日經過紅色箭咀的位置附近,見有一個路口。根據這告示,紅色箭咀的路口應該是那條重開在山脊上的舊路。下次來再探。
依指示橫移,去左邊的山脊

到山脊時,果然見左邊有路從山上下來。
跟重開的大路,很快便到蛤塘


地上見有扁擔藤。但比乾坑裡的小很多
到「舊路」口,又見村民的告示
以前經乾坑落蛤塘,便是從左邊的路胚走出樹林。
現在想從蛤塘上山,便要走右邊這條路


到蛤塘士多

梅子林村已沒有新的壁畫了。原來在這裡繼續保育工作?

夏天少行山人士到蛤塘,所以沒有老婆餅、雞批














去梅子林參觀壁畫

餘下路線便是去珠門田,上分水坳回烏蛟騰



很快便到梅子林村。


不見有義工,村內空無一人。



所有門都關上。
壁畫都在這台階,但入口卻關上。

可供拍攝的只有這幅
似乎不歡迎參觀,走吧!



時間不早,再沒有什麼景點了。快步走向珠門田


到荔谷古道。轉左上分水坳
經過「百鳥歸巢」

走上又長又直的石板路便到分水坳
太多山友在分水坳,急步離開



最辛苦便是走這段斜路。終於到去芬箕托的分叉路口。
走幾步便到最高點。可以下山了





到郊遊徑起點
換過乾淨上衣,戴好口罩,出巴士站乘車回大埔飲茶。
走了一圈,剛好十公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