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日星期日

沙田圍-蝌蚪坪-貓仔山-衛徑-雞胸北坑-大石觀景台脊-雞胸山-沙田坳道-扎山道-斧山

前兩天受熱帶低氣壓影響,天氣不穩,有大驟雨。昨晚天文台才把風球除下。為安全計,設一條較穩陣的路線。行大路,不怕中途有大驟雨,不入密林,避開濕滑的泥徑。想起很久未去過雞胸北坑的大石觀景台,就計設一條簡單的路線,沙田圍站起步,上蝌蚪坪、貓仔山,落衛徑去雞心石,上大石觀景台脊,到雞胸山便收工。行沙田坳道去坪石加油。八點四十五分在沙田圍站集合。
昨日偶然在屋角看到這架古董Panasonic  DMC-FT6,竟然還可用。
起步前試拍幾張。沒救了。



沿水泉坳街直上,到作壆坑路轉右去作壆坑村。
過了牌坊,走到村口。有山友發現不是我畫的路線。其實村後有路上山,不算走錯。
既然不是設計的路線,山友們便走回頭。回到水泉坳街直上,經過女童軍營地。
在水泉坳街的彎角轉右,接走這條水泥徑。


山友說作壆坑村、水泉坳街有路直上到這條水泥徑。其實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要多走一段路,否則路程太短。

又走到彎角的路口。轉左上蝌蚪坪。


今早天文台才把強烈季候風訊號取消。沒有強風,總有風吧?但這裡連微風也沒有。加上天轉晴,在陽光下十分悶熱。

未到蝌蚪坪,已全身大汗。今日肯定不輕鬆了。
前面這個山頭便是蝌蚪坪。
設計的路線是走蝌蚪坪右側的橫山徑。
見山坡右側有路,便轉走那條小徑。
小徑是石磴路。



快到山頂,發現這條路不是地圖上的蝌蚪坪橫山徑(紅色箭咀)。
本來已差幾步便到蝌蚪坪頂,但山友們想行那條橫山徑,於是又走下山坡,尋找橫山徑的入口。山友幾年也沒走過那條橫山徑,不知入口在哪。最後雖按地圖位置和定位找到入口的路胚,不過看到這麼密的草叢,怕有蜂,放棄了。冬天再來!
卒之老老實實走大路上蝌蚪坪。


下望沙田頭的村落、屋邨

最後差幾步也沒有走上蝌蚪坪頂,就在旁邊走過。
直行上貓仔山。

水泉澳邨
回望蝌蚪坪

上貓仔山的崎嶇山徑


途經已毁的214號機槍堡
貓仔山上的電塔

貓仔山上的測量柱,海拔258米
打過卡,向西落山去衛奕信徑(出口在W050標距柱附近)



到衛奕信徑
出口就在涼亭旁邊。
到衛徑後轉右去雞心石。
源自貓仔石下的一條雞胸北坑支流

再前行約250米

到雞胸北坑。坑邊有橋跨過引水道
坑中有大石像雞心,名雞心石。故此有人稱雞胸北坑為雞心坑

在引水道進入雞胸北坑,沿坑邊小徑走到約210米處的一個小瀑,轉左沿小徑上雞胸山。中途經過一塊巨石,山友稱之為大石觀景台。一九年七月曾走過兩次,已差不多是五年前了。
沿澗邊的路走。
一個矮壆造成的水潭。



過澗






澗邊的一個棚
這個棚連地政署都知它存在
繼續沿澗上


街坊鋪砌的路







下過大雨,流量大。
走上這個小瀑便到路口




小瀑頂



在石面稍歇,便轉左上山。

聽說近來有行山隊走過,所以這條路是暢通的。

雞胸北坑谷是南北走向,以為沒有風吹到。原來沿途都有涼風。幸好是這樣,否則便十分辛苦了。
最初六十米的路頗陡。

走幾步便停一停。




雞胸北坑谷。小龍徑在對面山脊上


走上六十至八十米後,坡度漸減。
有幾十米長的平路回氣

又上小段陡坡
又熱又累

樹叢中見有巨石
那就是大石觀景台
爬上去


大石觀景台

大石觀景台內側的石罅
過了大石觀景台,便再沒有陡坡了。
還要走上這個山頭。





山洞
沿路都見野豬腳印。
似是野豬竇

獅子山
雞胸山

到麥徑五段
出口在這塊指示石對面。
轉左去沙田坳。
醉酒灣防線的佈局
這幅圖更詳細
落沙田坳
本來要上慈雲山。不過當然偷懶,行沙田坳道算了。
轉右落扎山道。
先在涼亭歇一歇。


也懶得去鯊魚石了,沿扎山道直落
轉落斧山


轉左去牛池灣村


一點鐘到牛池灣村。
想不到天氣突變得炎熱,唯有改行大路了。今日走了十一公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