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隊/集體照/隊慶

2017年10月29日星期日

海背嶺-龜頭嶺-丹竹坑

今日又去海背嶺。上次是去年十二月冬至之後。今天是重陽節翌日,早了差不多兩個月,希望天氣不太熱。但夏天剛過去,沿路的野草應該很茂密,可能比去年那次更難行了。今早出隊十七人,有一位新朋友來玩。
八點半後,乘78K巴士去鹽灶下,遲了按鐘下車,要走回頭路

穿過鹽灶下村去鹿頸路。
已看到海背嶺。




轉入鹿頸路,經過膊頭下,再向前行不遠,便到登山口。




登山位置是墳場的入口。去年到過,都認得路,知道轉右上山。

山徑就在最高的山墳後偏左的位置,去年在一個山墳後硬闖,今年很容易便找到入口。


山坡上的野草比想像中少,路線也很清晰。不過,始終是較少人行,不會期望像是一般郊遊徑那麼寬闊。


上走不遠,回望沙頭角海,景觀已經不錯。現時吹東北風,不會有藍天碧海了。



外面那個島是鴉洲,是鷺鳥的棲息地。



下禾坑的一大片耕地,現在已沒有耕種。








這個山坡的草不算高,都是初生長的崗松和芒萁,還有一些芒草。在這山坡向上走,沒有野草遮擋,很容易跟著山徑上登。

















  
上到山脊,視野更佳,從禾坑、沙頭角、南涌鹿頸也一覽無遺。


這裡只是海背嶺東端的一個台階,還要上登一個山坡,才到脊頂。




這個山坡頗崎嶇,近頂處那幾塊大石位置便更陡斜。



多看幾眼後面的沙頭角海,因為過了這個山坡後,便會只顧闖林,沒時間看風景了。






夾在這邊的海背嶺和對面麻雀嶺之間的山谷,谷內有多條村,包括下禾坑、凹下、禾塘崗等。













在這山崗居高臨下看風景,不捨得離去。看這位隊友不停地拍照,一定很滿足了吧?

離開那觀景位,便開始「穿林越棘」了。剛才山坡上的野草大約二、三呎左右,山脊上的野草和灌木有時比人還要高。


經過一個夏季,芒萁已幾乎把山徑掩蓋,有時還要踏草而行。








越向前行,灌木便越高。看這些有「白花油」氣味的崗松,已高過人頭。走在這些松崗的灌木林內,有時隊友間相互只聽到聲但卻看不見。










前面是龜頭嶺。
上龜頭嶺前,要先走過前面那條狹窄的山脊。


 
在樹叢間轉來轉去,有點累了。看到這棵樹,他們便停下來,不是小休,而是爬樹取樂。





不等他們玩夠,我們繼續行程。前面四個隊友已不見影了。



越近龜頭嶺,樹和灌木便又高又密。



要走過前面這條脊才到龜頭嶺。
又見這些長方形坑。


我們不斷撥開樹枝和藤蔓,回頭看,幾乎見不到隊友的身影

離開狹脊,到龜頭嶺的山坡範圍了。這裡已是樹林地帶,地上已沒有芒萁和崗松。我們就在這裡小休。



到這裡才記起未曾打開手機地圖紀錄位置。
 我們剛在大約三百米高度的位置小休。小休後便要爬坡。


在樹林內比在芒萁叢中更難覓路,我們只好跟著前人留下的路標前行。總之向上走便不會錯


地下全是碎石和枯枝落葉,沒有明顯路線。大家各顯神通了。





走上那個斜坡,遇到前面三個隊友。他們在樹林中轉來轉去覓路。最後找到一條白色布帶,於是繼續向上走,穿過茂密的灌木叢,走到一個較平的位置。
前面已看到一個山崗,那就是龜頭嶺的一個峰。
我們當然記得這片平地。這平地名為「鹿湖」,是風水穴「孩兒坐欄」前的一片草地。不過現時草地變為樹林了。樹林內看似沒有路,但細心看,卻可跟著布帶在林中找到路徑。這時要記著,左邊是出南涌郊遊徑,右邊是去風水穴和龜頭嶺。


經過這個墳,旁邊便是上龜頭嶺的山路。
若路徑紀錄準確的話,箭頭所指就是山墳的位置。
在山墳前走過,之後轉左穿林上山。
穿過下半部的密林,到開揚的上半部。回頭看,又見沙頭角海。








爬上這個山坡,便到龜頭嶺主峰東北面的副峰。





 

還要走過一片灌木林,到南面的主峰。
前面的隊友已在主峰上大休。
山坡下面就是南涌郊遊徑。不過要從郊遊徑C2505標柱附近走上來也不容易,因為要穿過我們剛才走過那個密林。



在登上主峰的山坡上回望


終於到主峰。





他要kill bill
我便請他拍攝360°照片。這邊是鶴藪














在山頂遇到一位獨行山友,他從馬尾下上來。本來我們考慮走北面落公主山、馬尾下,不過時間不足,要回粉嶺飲茶,還是留待下次了。 照原來計劃,落丹竹坑吧。









對面是屏風山、千溪走廊。幾時開線走一趟呢?












今天是落山容易上山難。很快便到南涌郊遊徑。


不用等人了。大家都識路。





可能是習慣了。總是在這裡停下來。

衫褲又是被芒草的種子黐滿,這些種子比「黐頭婆」更煩。
落山去嶺皮和丹竹坑















五個人乘一部的士去聯和墟開位飲茶。我們隨後乘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