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隊/集體照/隊慶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貝澳羅屋村-青龍脊-二東山-三山台-天書壁-婆髻西脊-東涌

天氣好,要去較遠的地方了。今日去大嶼山。
星期三 10月30日 南北大嶼行
早上 8時40分東涌地鐵站外集合
羅屋村、青龍脊、婆髻西脊/蓮花山
部分時間有陽光,日間乾燥。
東至東北風4至5級
路線或全改。
今早出隊十人。大家都準時集合。
遇到這位山友。很久沒有跟隊,見面也少了。
原來今天山友自由行也在這裡集合。我們走不同路線。
乘八點五十五分那一班3M巴士去羅屋村。
九點廿分到達羅屋村。照例整理一下才起步。

回頭沿嶼南道走。這段也是鳳凰徑。

在這個路口轉右往上走。路口有黃色的鳳凰徑指示牌。

往上走不遠,轉入左邊的鳳凰徑

先逆走一段鳳凰徑。到L120標距柱轉入山徑,橫過南大嶼郊遊徑,續往上走,直到二東山。

逆走這段鳳凰徑最辛苦。沒有熱身便要走這種石砌山徑。石塊又高又大,很累。



走完石級了吧?

又有一段頗長的石級。
見隊友停下來,便知到達山徑的入口。
路口就在鳳凰徑L120對面。這裡已有一百四十米高。減去嶼南道大約二十米,我們也爬高了120米。
這兩位隊友走過這條線,當然讓他們先行了。
等齊人才上山。
連地政署郊區地圖也有標示的小徑,當然是清晰了。何況還有山隊的路標。

上走不遠,已被遠處的風景吸引,停下來拍照。其實差不多整段路都可以看到貝澳。



其實不用急於拍照。上走大約廿米,便到這條測量柱。這裡景觀更佳。
測量柱前面沒有樹木,可以看得更清楚。



繼續向上走吧。二東山高749米,前路漫漫呀




當然會有樹阻路,也時有較崎嶇的山坡,不過總的來說,不算難行。




到大約二百六十米高度,山徑變得平緩。
南大嶼郊遊徑在前面山坡上,大約較這裡高80米。走完斜坡,就在這裡稍歇吧。



小休後,一齊再起步,我走在他前面了。




十點十二分到達南大嶼郊遊徑。從鳳凰徑走到這裡花了半小時。
又要等齊人才繼續上二東山。

上山的路口就在對面,橫過南大嶼郊遊徑即可。
還要爬四百米高,才到二東山。大家努力!
向上望,其實是看不到二東山頂的。
南大嶼郊遊徑和鳳凰徑十一段的山坡全是樹林。但郊遊徑對上大部份是草坡。沒有樹林,陣陣東北風吹來,舒服極了!

這段叫青龍脊,要跟著脊線走。







在較高處回望,才看清楚這條山脊。

怎樣走?
照舊跟著山脊向上走吧。


張開雙手,迎著秋風。真爽!







山徑不見了。唯有踩著草爬上去。


又回到明顯山徑。







看到大東山上的蠄蟝石。



有大石,便要走上去打卡。行山友通病







前面幾個人停下來幹什麼?原來看芒草。


又到深秋,是大東山賞芒草的季節。


隨拍幾張芒草
少不免要有芒草叢中擺拍。




大風把芒草吹得像波浪。大家忍不住駐足觀賞







下面兩人捨不得離開





又一個當風位。芒草隨風擺動,把山頭變成紫色海洋。








玩夠了!繼續上山。













他們停下來,想小休補充能量。
問在哪裡大休?上二東山頂吧。

於是又繼續攻頂。




早知這麼累,便不上二東山頂,繞過去鳳凰徑算了。

對面大東山,較這邊高約一百米。





終於到二東頂。已是十一點四十分,就在這裡大休吧。



坐在山頂一間石屋旁大休。計劃下山路線。
時間還算早,打算去鴨腳瀝,然後在東坡落亞婆塱。但最後還是覺得路程太長。便轉去婆髻西脊落東涌。
決定了,便從二東山落雙東坳。

經過這個小型氣象站。

大家都未走過這條路落雙東坳。路徑尚算明顯。當然部份還是被芒草遮蔽了。不過跟著山脊踩著草走,也不易迷路。
遠看對面幾個山峰。從右至左:蓮花山,三山台。這裡清楚看到三個山峰,最左那一個叫鴨腳瀝。







最後一段落雙東坳的山坡最陡。









到雙東坳了。

芒草把二東山變成白茫一片






回望二東山和大東山


後面雙東坳




在蓮花山西側繞過。其實我從未走上蓮花山頂。



前面是蓮花山和三山台之間的山坳。



已離開蓮花山,進入三山台




前面就是高574米的牛牯膊,牛牯膊後的山嶺是薄刀屻。

走下梯級離開三山台。






隊友想去天書壁。前面那個山谷就是北龍石澗,亦是天書壁所在。
這個是去288山頭的路口。
因為不去亞婆塱,有時間一遊天書壁。有隊友不想落澗,給我們看管背囊。
於是跟大家落天書壁打卡。

















爬上又爬落。樹根斷了怎辦?
多謝隊友給我們看管背囊。

全速去婆髻西脊落山。時間不早了。




這條路已走過很多次了。心急去體育館梳洗的隊友已不見影。














不認得路,唯有在路口等我們。





走完梯級,腿也輭了。
兩點半鐘才到酒樓吃午飯。

今天從南至北跨過二東山。走了大約十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