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星期四小組遊。從未去過花瓶頂,便提議走一趟。這條線不太長,不宜大隊行的。今天有位隊友要十二點半之前完成,於是便計劃走到花瓶頂便回程。約好八點半在青嶼幹線繳費廣場集合。我八點廿五分到達,不算遲到。
八點半前,大部份隊友都到了。有何師兄在,今日的時間便更易掌握了。這裡有幾條路線可以選擇,最後我決定走人工斜坡往大轉,即汲水門大橋的橋躉位置。回來看照片,才發覺雪榚筒上的膠帶吊著一張紙,究竟紙上寫了什麼?看不清楚。
沿馬路直行,直至禁止行人路牌為止。
既然禁止行人繼續前行,唯有上山了。
每一層樓梯都有這個「邱」字。那便放心直上了。
他們上了一層,便想轉左。我不知每層的線路,不知那一層是完全通行。繼續上山,以紅色的油漆作路標。
上到這裡,有紅色箭咀指示轉左橫行。
走過一度鐵閘門,門後有一條水泥徑。原來山坡裡面有一個墳。
沿水泥徑橫行。路邊的荒草差不多遮蔽了路面。不過路徑還是清晰的。
來到這裡,心急跨過鐵欄,走出去人工斜坡的一層狹窄通道。
這通道比正確的路線低了一層。通道狹窄,而且樹上結了幾個蜘蛛網。一路走著,撞上了兩個。
見有向上的通道,急急走上較開揚和寬闊的一層。
到了這一層向下望,和我在網上看到的景物一樣,心知沿這條通道走便不會錯了。
這裡是其中一個觀看汲水門大橋的好地方。
走上這幾層人工斜坡,看到這個景色,也是值得的。當然,沿公路向汲水門大橋走,便不用走上走落,但是便不能從這個角度欣賞這條大橋了。
來到這層通道的盡頭,便要向下走。
上完又落,他們難免有點不滿意。
走下車路,到汲水門大橋的橋躉。這裡便是「大轉」。
若下車後,經隧道橫過公路,再沿公路旁的通道直行,也可以到達這個位置。
他們想也不想走下橋躉的海旁,轉右穿過鐵門,接上村徑往二轉。
走在前面的隊友都依指示牌,取右路上山。我們後面四個人走入「路不通行」的小徑。想看看二轉海邊的「鎮流碑」。
抬頭看到在山上的隊友,我想不要離他們太遠,放棄覓路落鎮流碑了。
這裡看汲水門也不錯。
遠望鎮流碑便算了。
走回路口,轉上山追趕前面的隊友
在上面的村徑也看到二轉的鎮流碑。
雖然要十二點完成,不過既然可以在花瓶頂直落收費廣場轉車站,也不用太心急趕路了。我們四個人在後面欣賞沿途的景色。
每次經過汲水門大橋進入大嶼山,看到山坡上這條村徑和村徑上的涼亭,都很想找機會到這裡走走。
今天天氣清涼,村徑平緩易走,不用在涼亭小休了。
對開海面是馬灣海峽。外面的小島原來是「燈籠洲」
向上走,跨過一個山咀,這裡已是「三轉」
後面那個亭的位置是「二轉」
過了涼亭往下走,直去草灣。
走下石級路,發現路旁地下有幾個橙,以為是行山客留下來。往前走幾步,原來已到草灣一間村舍門口。路邊的橙可能是從橙樹跌下來了。
村口這間屋還有人居住。門口有告示,請遊人微笑,因為有攝錄機拍攝著。
先去碼頭看看。
草灣對著維港西部入口,天晴時,還可以看到中、西區海岸。
前面的隊友已看飽了風景,離開了草灣,進入樹林的小徑往花坪村。
要趕時間回程,所以沒有入村看看。可惜。
往花玶的小徑在灘的另一邊。初段明顯,跨過一間廢屋的地基,進入林中。
從路面的狀態看,看不到一些人工鋪砌的痕跡。
差不多到花坪灣時,經過上花瓶石的小徑。不過我們先去花坪灣看看。
十多年前,新地斥資五千萬買下這個海灣,作對面馬灣的珀麗灣住戶的私人沙灘,灣上沒有興建物業或其他設施,保留了魚塘和樹林。住客可租用海灣舉辦私人派對、燒烤大會等。現在是否已放棄?
現在滿地垃圾,應該沒有住宅想租用了。
大家沒有興趣看這個荒廢的沙灘,早點上花瓶石吧。
又回到上山的路口。初段是水泥鋪面,不久便是一般的山徑。
雖然有點崎嶇,不過也不減低大家的步速。很快便到花瓶石。
這塊石頭是整個區的焦點。從不同角度看,它的形象也不斷改變。
從這裡看,這塊石似是一般山頭的岩石
在這塊石頭對上一點的山坡回望,怎樣看也看不出是花瓶
近岸這個蚊型小島竟然有名稱,叫「岩口石」
逐個走近個人拍照留念。
拍照完畢,又要起行,因為花瓶石的位置不高,只走了三分之一到花瓶頂的路程。
這個角度看像海馬,有人認為似星洲的魚尾獅。
從花瓶石往上走,山徑較下段似乎平緩易走得多。
花瓶頂只有二百多米高,上到頂便差不多收工。越過花瓶頂,往下走一條長長的石級,便回到收費廣場轉車站。所以不用急。不過我催促她們走快點,因為還可以走遠一點往大陰頂,甚至落欣澳。
不斷回望,因為前面的山脊線已差不多是最高處,後面便看到北大嶼山公路。
到山頂位置附近,已看到廸士尼樂園
天氣好時,這裡可以看到香港現時最宏偉的四座大橋:昂船洲大橋、青馬大橋、汲水門大橋和汀九大橋。
上完一個又一個山崗,不過這個我們不上去了。上去便是花瓶頂。因為時間尚早,我們不想從花瓶頂回到轉車站。
大家在商量行程。決定先去大陰頂,然後再考慮轉右落青洲仔,或是直定往廸欣湖
決定了,便立即起行。因為路途長了,而且我們還想去廸欣湖。不知能否在正午前到欣澳道。前面這條脊的尾端便是大陰頂。今天沒有霧,只管向著那個方向走便可。
先是沿山脊走,右面近處是北大嶼山公路,遠處是小欖、屯門;左面是竹篙灣。
要走下一個斜坡。這山坡頗崎嶇。鋪設膠喉管時,沒有把路面修好。
崎嶇路上,跌倒難免。
四個人也笑了。原因各有不同
跌倒後,顏叔給她一條樹枝作扶手。不過這條枯枝已爛,致使她又跌多一次。
回看剛才走下來的山坡。看來也頗斜,難怪她跌倒了。
往大陰頂的小徑路面已被雜草遮蓋,但草不高,仍可看到路坯。
大陰頂前,小心可發現有路分兩條。右面的一條較小絲帶,應是直接回青洲仔的。時間許可,我們走左面的一條往大陰頂,往廸欣湖。
後面最高點是花瓶頂,我們沒有上去。
地圖顯示的山徑是不上大陰頂的,但我們踏著草走了上去。他還走去看看山徑旁邊這條標柱。標柱地圖標示為186米。它卻不在大陰頂的最高點。
已經看到欣澳站和後面的陰澳灣
大陰頂是個大草坪,草坪上有多條由人踐踏出來的小徑。
對下便是廸欣湖和廸士尼樂園。
要走下山坡,接回地圖顯示的小徑。
落山的路徑清晰,跟著絲帶向下走便可。
朝著樹林走進去。走出樹林,即到一個人工斜坡的頂部。
出到斜坡,我們跟絲帶轉左。原來行山隊都會穿過橋底橫過馬路,繼續上對面的大山。我們只想去欣澳站,轉右便近得多。
總之轉左和向下走便會到欣澳道。部份通道被野草遮蔽了,不過只是很小部份,不用出動花剪了。
落到欣澳道。沒有人想去廸欣湖,於是沿車路旁離開。
哈哈!原來這條路是被鐵閘封閉的。
行人道似乎在樹叢後。不過其實這不是行人道,沒有預計會有人步行入廸士尼的。那便唯有走出馬路邊了。
橫過欣澳道入翔東路。
這段翔東路也沒有行人路。小心靠路邊走一分鐘,右面有一條私家路。
轉右入私家路,在路口不遠的斜坡下面,便是通往欣澳站的行人隧道。
到欣澳站外,乘地鐵離開。
最後我們五個人去東涌「青葉」吃飯飲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