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文台又預測有雨,天氣不佳,便行港島吧。整個冬季沒有行港島了。選了一條較易行的路:龍脊。這條線可長可短,下雨行引水道、越野單車徑。乾爽天氣便上山。今早在小西灣海濱公園集合。未齊人便去看海。
師兄也來,難得。
時間到,隊友陸續出現,九點正到齊出發。最後原來還是遺漏了一個。
起步上龍躍徑,直上砵甸乍山觀景台。從歌連臣角道起計,到觀景台大約有五百級。上兩次走過這裡,都看見野豬橫過山徑,今早卻一隻也不見。
本來可以直上砵甸乍山,不過還是照例去觀景台稍歇,讓隊友看看風景回氣。
五分鐘後回到郊遊徑,在對面的小徑上砵甸乍山。原定的行程是落引水道過馬塘坳。今早天氣好,便改線上山了。
山頂有一個已廢棄的戰時海防偵測站。這是觀察鯉魚門的最佳位置,我們走上偵測站屋頂。
看完風景,直上山頂,繞過這個發射站下山去馬塘坳。
因為全程都是在樹林內,濕度高,落山的路很濕滑,而且路面滿佈落葉,走不慣這種山路便要小心。
左面便是歌連臣山,我們稍後便會經過。
過了樹林內那個發射站,便開始走下斜坡。很久以前已有一條繩作扶手。現在換了一條新的尼龍繩,便易安全了。
上次走右面那條「正」路,今次走左面,直落到水坑。
出口是馬塘坳的草地。我們在這裡稍停,等齊人再上歌連臣山。
上山的路在草地旁。上次我們從懲教所附近那條路上山。今次不走車路去石澳道,就在這裡上歌連臣山。這條路十年前上過一次,路況已忘了,只記得坡度很大。
路口就在這個「路不通行」告示牌旁邊。入口清晰。
只是一條較斜的普通山徑,有樹作扶手,很易行。2007年版的郊區地圖還有這條路,不過2013年版便不見了,只有西北面石澳道那邊的一條。其實兩條路的路況差不多,為什麼要抺去這條路呢?
回望剛才走過的砵甸乍山。
從馬塘坳起,整段路都是在樹林內,沒有景觀。在接近歌連臣山頂,才有機會回看剛才的路線和兩旁的地勢。
歌連臣山被細幼的竹樹覆蓋,好像穿越竹林隧道
這個就是歌連臣山頂的測量柱。山高348米,但在山頂沒有什麼好風景,大半都被樹包圍。
只看到東北面的東龍島。
右邊是從懲教所上來的路。
既然風景不吸引,便轉身離開下山去雲枕山。這段路全是在樹林內,沒有景觀。好在落差不大,很易行。
找到那條通往東面引水道盡頭的山徑入口。
又是在竹林轉來轉去。
離開歌連臣山頂,在平緩的山脊走了約廿分鐘,便到雲枕山。山徑不經雲枕山頂,只是在西面的山坡繞過。
過了雲枕山,前走一會便到港島徑出口。從小西灣起計,到這裡已走了兩小時。
到港島徑,路闊易行,便全速前進,因為還要走回頭去石碑山。
龍脊上風很大,大家都不想停下來,拍張照便匆匆起步
不用半小時便走完龍脊,下山去土地灣。山上太大風了,拍下幾張照片,回家慢慢看。
十一點三十八分到石澳道。雖然有隊友說可以在這裡乘巴士回筲箕灣。不過時間早,怎會讓她離開呢?
稍停一會,過馬路落土地灣。
有十年沒有落土地灣。今天也不去了,轉右沿港島徑走去引水道。
本來想走經海邊幾條村的。不過聽說銀坑村很多狗,為免麻煩,還是走一段引水道,才落海邊的東丫村。
在這裡走左面那條路落東丫村。去年我們已走過一次,左面那條路直落一間學校,右面那條直到東丫村。
走過這間學校的球場,在另一邊落村徑。
還記得上次我們要跨過這樹幹。那時樹倒下不久,還有很多枝葉。
清理了枯枝,現出這個「公廁」。地圖上還有顯示這間公廁,不過不能用了。
入東丫村參觀。這條村還有村民居住。
隊友忙著參觀這條偏遠的小村。其實附近還有一條較整潔的東丫背村。不過時間不早,大家不太有興趣,便起程去爛泥灣。
很美的大潭港。港內有一艘已變身的天星小輪
未到爛泥灣村,先到達「蓮鶴仙觀」。
聽到狗吠聲。原來是一隻又肥又友善的狗
仙觀的工友和道長熱情地招呼我們。
看到這隻可愛的肥狗,都捨不得離去。
問過道長,知道對面爛泥灣村也有一群狗。我們恃著人多,有狗也不怕。如果不經爛泥灣,在蓮鶴仙觀旁上引水道,便要多走差不多一公里。
已經看到村內的狗在屋頂看著我們。
過了橋,前面沒有明顯的路,便橫過田地入村。村內不見人,沒有機會問路。
入村搵路上引水道。其實前面那間屋牆上已有一塊鐵板,寫上「上大潭水塘」,指示山友上山。不過我們只顧看著前面和廢村的環境,竟然沒有看見。
經過指示牌也視而不見。
過了指示牌,在村屋旁找上山的路,當然找不到
走到村的盡頭,前面沒有路。
於是便靠方向感,走這條斜坡維修通道上山。
果然是正確旳路徑。
五分鐘便到引水道。
向前走不遠,便到上石碑山的路口。
雖有隊友躭心上石碑山會抽筋。不過,我們極少走這條引水道。既然來到,不上石碑山便太可惜了,也不知何時再開線來。看看地圖,坡度不大,不會太吃力,更不會引致抽筋的。三位隊友想步行去鰂魚涌,便在此與我們分道揚鑣。
植被茂密,但山路清晰寛濶,比想像中好。
石碑山高一百六十多米,離引水道約一百米左右,很快便到一百米的高度。之後便十分平緩。
若不是有人提醒,便錯過了這支石碑。原來石碑不是在最高點的164米山頂。
石碑三面被樹包圍,只有向西那邊沒有遮擋。但從這邊看,便看不到南面紅山半島海邊那一個石碑了。這對石碑約在1900年建成,高約十米,相隔一海浬,剛好在同一經度,即方位358°。似乎是供船隻航行之用,對準兩個石碑,便可順利從外面大潭灣進入大潭港,避開大潭港入口的礁石。
拍完照,便離開去石澳道。時間已是一點十分。我們一點半要回到筲箕灣飲茶,有一位隊友已在酒家開了位。
離開石碑,前行往石碑山164米主峰。
主峰被鐵網包圍,內有一些設施,相信是衛星定位參考站。
落石澳道這邊的路較濶,應是供那些設施的維修人員使用的。
出口的石澳道的一個彎位。位置介於蓮鶴仙觀和歌連臣角兩個巴士站中間。
沒有小巴經過,唯有沿石澳道步行往歌連臣角巴士站。看地圖,距離八百米。
對面大潭道
與前面的隊友會合,一同乘九號巴士回筲箕灣
飲完茶,再去吃雞蛋仔和夾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