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隊/集體照/隊慶

2020年10月7日星期三

錦上路站-錦田-圓山尾-石峒徑-桂角石嶺-羅天頂-蕉徑-坑頭-金錢-彩園邨

 今日原打算行四排石山去元朗。天氣轉好,天陰,吹季候風。最適合行山了。這麼好的天氣,去四排石山落南坑排便太浪費了。桂角山離錦上路站不遠,便決定改去桂角山。

回走到B出口附近的行人橋,橫過錦上路,再覓路穿過泰康村。在村內走著,可順便欣賞牆上的壁畫。
橫過錦田公路,轉入錦江路。經過街市,繼續向北走。
走過錦田繞道下的隧道,橫過錦田河。
經治河路,續向北走,走進水頭村,經便母橋、水尾村。途中看到溪中有茂盛的水浮蓮(即鳳眼藍)。這種植物是餵豬的。大概這裡沒有豬可餵吧
到這個三叉路口轉右
轉右進入有「北圍村路」指示牌的車路。
沿車路走,兩邊都是矮崗,崗上全是墓地。
左邊的山崗便是圓山。
到圓山坳前,車路便到盡頭。要轉向東北,續走明顯的泥路,越過圓山坳。
這條就是越過圓山坳的泥路

下面是附土名的地圖。走過圓山坳,經圓山尾,過沙埔河,在石峒尾看到有路口,便轉右上山。上山的泥路就在山岬上。這條山岬叫石峒徑。從山腳直指桂角石嶺。本來是想去普光寺,在寺後覓路上雞頸排。不過既然未走過石峒徑,那就將錯就錯了。
根據郊遊圖,石峒徑下段是一條泥路。但泥路只伸延到大約一百米高度。因未走過,不知之後路況如何。但從山腳上望,桂角山上都是矮草坡,沒有路或者更好玩。
上山途中,望向西面的山坡。

地圖所示的泥路到此為止。不過其實路徑還是十分清晰,沿途都有電單車/單車走過留下的深坑。

右邊的山岬是「來龍山」。上次我們就是走那條路。
左邊淺谷內是「西坑」

下半部是平緩的山岬。不過右邊的山岬遮擋了東北風,初時頗覺悶熱。
那邊是高374米的雞公頭。

在大約二百米高度回望這條「石峒徑」


開始登上半部的陡坡





捱過陡坡回頭望。
看到左上方一堆大石,那堆大石的位置就是桂角石嶺。


桂角石嶺南坡有幾條山岬,每條也可走到錦田。
這堆大石有人說是「仙女梳妝石」。照例在這裡小休。不過今日吹清勁東北風,坐久了會著涼。

想想餘下行程。每次都是決定飲茶地點,才選擇路徑。今日打算去上水。若不乘車的話,去蕉徑便最適合。先上羅天頂,才決定走哪條路落蕉徑。

大羅天
前面是主峰羅天頂。照例走旁邊的路繞過去。

回望羅天頂。
在龍潭山上左望過背徑。
過背徑的泥路看似頗濕滑,那就去尖石峒、松仔嶺落蕉徑。

到尖石峒前,離開山脊線,跟山徑向右旁走下去。
在山坡向左望上去,有一堆大石。這大概是「尖雞石」吧?
書上說尖雞石「遠望甚顯著」。那堆石真的很顯著,但不像尖雞。
再遠一點回看,也不像雞

續向下走,便到白石山。
落蕉徑,有分叉路口靠左。右邊的路去粉錦公路。
白石山「巔多石英,呈白色,故名」。地上果然有很多石英。
這個就是松仔嶺?





似水坑,又似戰壕
走了個多小時才到蕉徑老圍。
橫過蕉徑路。蕉徑路有小巴回粉嶺。那時還早,想繼續步行去上水。
於是經蕉徑老圍,北行去坑頭,然後經金錢村、大頭嶺去上水。
從蕉徑老圍到担水坑,經過大片農田。






渠務署寫「雙魚河」,地圖寫「担水坑」(其實是雙魚河上游」




經過一間豆腐廠
經過坑頭村,沿坑頭路走,到賽馬會碧溪莊轉右進入村徑,直出金錢路。

金錢村風水塘
再出大頭嶺
很美的楊桃花


一點四十五分到彩園邨飲茶
今日走了十五公里路。天氣清涼,但仍覺有點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