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隊/集體照/隊慶

2020年12月20日星期日

丹竹坑-東山下-白燕岩-屏風山-黃嶺-洞梓

從屏風山西端至鶴藪有三條山岬。其中一條是衛奕信徑九段的天梯,中途經過獅子嘔血。是很熱門的路線。另外一條在鶴藪水塘主壩旁直上470米的南山。這條已走過兩次了。今日走西北的陡岬,從東山下經白燕巖到現時地圖所示的「南山」。今早乘78K巴士到馬尾下,走村徑去東山下起步。

到丹竹坑後,轉入鶴藪家樂徑。

那尖峰就是今天的目的地。


經過丹山河上的一條橋。
已到登山口附近。

上山的入口在兩間屋後。懂得用地圖都會知道在哪。山徑是沿脊線上引,直到四百廿米左右的一幅崖邊。那就是白燕巖?
「南山」和「白燕巖」的位置在哪?地政署地圖顯示這條山脊的最高點是「南山」。但「香港境內主要山岳概述」有另一說法:
屏風山餘脈:
屏風山餘勢,分脈趨西北,其上峰巒,羅岩挺秀,起伏有緻,而名各異。自屏風山起,為青山頂、大山峒、長排崠、白燕巖、尖尾墩諸峰,北與大瀝頂隔獅頭坑互峙,峻嶺深谷,頗擅形勝。大山峒之西,一嵴歧出,起一峰為南山,或曰釣神山,海拔470米,峰之北有露岩。南北各導一溪:北為長排水,與白燕巖相望;南為蚺蛇坑,與獅子嘔血對峙。
又白燕巖海拔439米…地圖HM20C誤以「南山」之名當之,應予匡正。
依「概述」所說,今天的路線是去白燕巖了。
剛開始上山,便進入一個竹林。
路徑有點冷門,但原來很清晰。


除了竹,便是芒萁


開始變得崎嶇



山下風景仍被樹叢所阻。



到二百米高,開始看到大石堆。


早知上段較難。終於要爬上陡坡了。
到這塊突出的大石,便開始攀爬。

這塊石有三四呎高。沒有右邊那棵樹,真的很難爬上去

右邊草叢外,看似是崖。
每塊石都兩三呎高,真的要用手把自己拉上去。


爬上幾塊石後向下回望。
又爬!
向右看,感覺又是在崖邊。在下面那個深谷,隱隱見到鶴藪路。
繼續爬!




好像爬完了?
還有一塊
這塊石不難上。放繩大概是方便向下行的山友吧?
沒有植被,大概不敢向下望,因為看似深不見底。

終於爬上那大石坡。
但山徑仍是很陡。
過了那小段很陡的泥徑,應該到四百米以上的山肩位置,之後便輕鬆了。

右邊看到鶴藪水塘主壩、鶴藪路
龍山、石坳山
走到這條頗窄的山脊上
小徑在一幅高崖旁邊。 

旁邊便是石崖。這裡大約有四百多米高,大概這幅崖就是白燕巖了?



過了那幅崖壁,又進入竹林。



還未到最高點,繼續往上走。



來到這裡,迎面來了幾個山客。我走上來,他們走下去。

還有很長的路才到衛奕信徑,中途要經過幾個小峰。
對面是龜頭嶺(大瀝嶺),山坡下是南涌郊遊徑。

走過一個峰後回望。



右邊是「南山」。中間的山谷是從(白)燕岩流到(鶴)藪的白鶴石澗,石澗土名是長排水。
本想反彈過去。留待下次吧。
很深的谷口
白鶴石澗上游谷地



還有兩個山頭才到衛奕信徑
回望走過的三個山峰

下面便是平頂坳,前面不遠便會接上屏風山落平頂坳的大路。


再回望去白燕巖的路
其實從衛徑去白燕巖,路程不短,中間要經過幾個山頭。

右邊是衛奕信徑,左邊是落平頂坳的路。兩條熱門山徑都有很多行山人士了。
今日不想太早回程,所以改去黃嶺落洞梓。
本來可以沿衛徑走到黃嶺。但衛徑太多遊人,在路口離開衛徑,轉上屏風山

衛徑大部份不在屏風山脊上,只在旁邊幾十米外與脊線平行。今日避開遊人,一直走屏風山脊上的山徑,直上黃嶺,然後轉右落洞梓。

屏風山上回望「白燕岩」脊和較近的「南山」脊。
屏風山上可以俯瞰平山仔、南山尾。
如屏風的峭壁



衛奕信徑就在旁邊不遠。


衛奕信徑上的行山人士


衛徑行山客絡繹不絕
山脊上卻很清靜




前面便是黃嶺。這裡也看到山頂頗熱鬧。


黃嶺上太熱鬧,到山頂隨即轉身落山。





黃嶺頂對落不遠的山坡又陡又滑,大意不得。


下山途中遠望屏風山



很快便到黃嶺坳
前面長伸的是觀音脊


轉右才是去洞梓、鳳園的山徑。靠左便會落觀音脊去布心排了

到分叉路,右邊去336山頭出沙螺洞。落洞梓要轉左。

黃嶺六百三十九米高,這裡大約三百米,還有一半高度!


看到警告牌,已接近童軍中心。



一點四十分到小巴站。
五分鐘後小巴到站。
又可以去大埔享受下午茶了。今天走了九公里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