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隊/集體照/隊慶

2024年4月28日星期日

烏蛟騰-分水坳-荔枝窩-三椏村-犁三古道-烏蛟騰

天氣仍不穩定。預測"大致多雲,間中有驟雨及幾陣雷暴"。既有雷暴,那就要避開開揚的山嶺了。星期日宜閒遊,於是選了一條最傳統的路線,行新界東北那幾條古道,即是烏蛟騰-荔枝窩-三椏村環線的荔谷古道、苗三古道、犁三古道。選走哪一條當天因應天氣而定。
今早八點四十分乘275R巴士去烏蛟騰。天氣不佳,巴士上除了小組十一人外,只有兩三個乘客。
今早出門時,雷暴警告仍生效。似乎大雨已遠去,儘管見有雨帶在廣州附近,離香港還遠,估計今早不會有雨了。
於是行長線,烏蛟騰起步,走郊遊徑上分水坳,落荔枝窩,去三椏村,回程行苗三古道返烏蛟騰。

行郊遊徑(媽騰古道)上今日最高點的減龍坳,回程行苗三古道,上斜的路程較短。若反方向而行,回程從荔枝窩走上分水坳便辛苦得多。

大雨過後,林內空氣倍覺清新。


經過五個手臂彎

再走一段直路
到減龍坳(又叫賣茶坳。何解?當然又是以前有人在此賣茶了)的分岔路口。
繼續前行去分水坳。

經過去芬箕托、吊燈籠的路口。警告牌不見了,只有一條樹幹攔在路中。



到分水坳
路牌背後有路去尖光峒,漁護署當然不會給你提示

前幾天都下大雨,地面濕滑,大家都小心慢行,以免滑倒





中途經過"百鳥歸巢"穴
到珠門田分岔路口。右轉往梅子林、蛤塘,此路名"梅坳古道"。

繼續前行,走荔谷古道去荔枝窩

大家都避走石蹬路,走旁邊的泥坑。





呈魚骨狀的石路,是荔谷古道的特色。
雖下過大雨,幸好溪水不多,不用涉水







經過一條小橋,橋邊有一石碑。翻查十多年前的舊照片,知此碑立於一九五零年。上刻「荔枝窩坑尾壩鋼骨水泥橋碑誌」(原文可參考"香港碑銘資料庫)


走到村口,右邊有石磴路接荔枝窩自然步道。五指樟就在路旁。不過山友們懶得去看,直行入村。



上聯"南接祥光北進財",下聯是東來紫氣西來福?




假日街渡未到,村內十分冷清。





剛才對聯是"南接祥光"。這裡是"西接祥光"。



走到廣場,有客到。

快腳在涼亭等尾男尾女。




"小瀛學校"已改建為"小瀛故事館"。
天色轉差,原來天文台已發出雷暴警告。立即看APP的雷達圖,原來今早那條雲帶已發展成大片雨區,還頗接近新界。好在是偏向東移
儘管如此,還是立即起程去三椏村,盡快回烏蛟騰。




急著走也要走出海邊打卡




銀葉樹
板根






遠望鹽田,那邊已下著大雨



轉個彎便到小灘外的堤堰





上山尾坳時還只是不時下幾滴雨。



到山尾坳

落三椏村。這時天已暗下來。


十一點左右到三椏村。
整個深圳從西至東都已被雨雲覆蓋,估計很快便會到新界這裡來。

趁未下雨,加快腳步離開三椏村



本來打算行下路,但見前面山友們都轉右,應該是上犁頭石了。
這時雨雲已到新界東北,開始下雨。
離開三椏村上犁頭石。
吊燈籠東脊入口
到犁頭石村前,遇到三個"打草"的工人。大雨下還繼續工作,值得表揚
雨越來越大,鞋襪盡濕了。
犁頭石廢村


那棵古樹五味子已被砍去,但舊路仍繼續封閉。








大雨下了廿分鐘左右。看到雨雲南移離開新界東北,但仍有一片雨雲在新界以北內陸地區,所以還有可能下大雨。
沿途都見剛被打碎的葉和桿,要感謝那三位工人的辛勞。


到吊燈籠南脊入口的山坳前,雨又來了。






雖然有雷暴警告,但沿途聽不到有雷聲,只是下大雨。需知犁三古道尾段,即是過了吊燈籠南脊的山坳後,整段路都在開揚的山脊上。要是有雷暴便麻煩了。
走完犁三古道才鬆一口氣。


加快腳步回烏蛟騰。
九擔租


十二點廿七分到巴士站。以為巴士開十二點半。原來還有十分鐘。
才涼亭整理一下,才去巴士站候車。
今日起步時看雷達圖,以為上午不會有雨,結果失預算了。天氣熱了,雨雲發展速度快,一兩小時內變化可以很大,雷暴轉眼間便形成,不可大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