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隊/集體照/隊慶

2021年11月10日星期三

南大嶼郊遊徑-長屻山-塘福坳-北峰嶂-法門古道-石門甲

三個月沒開線去大嶼山。今日就去大嶼山。大澳太遠,大東山太多人,鳳凰山太高太辛苦,於是選了一條很輕鬆的路線,行長屻山,落北峰嶂。用地圖計算,大約十公里,剛好。
今日不是假日,八點半往大澳、梅窩的巴士站都排長龍。上伯公坳,當然搭3M,票價稍低,因為有分段。
到伯公坳,幾乎所有乘客都下車。
山友們都去上大東山看芒草吧?或者行鳳凰徑經牛塘山上鳳凰山?總之不會走南大嶼郊遊徑吧?
我想這段落塘福引水道的南大嶼郊遊徑較冷門,不會有同路的行山小組吧?誰知今天就有一大隊。他們似要多等一班巴士,下車後又隨即走到流動洗手間前輪候。於是立即起步,免得塞人。後來想想,其實很多山友都會喜歡這段路,因為不論是從伯公坳上鳳凰山或是逆行鳳凰徑落山,順道一遊長屻山也不錯。
先行一段南大嶼郊遊徑,繞過445山頭(即牛塘山),過了C1118,跟指示牌轉右上鳳凰徑。

這段郊遊徑平緩易行,又有樹蔭,是夏天的好去處。
樹蔭有好有壞。好的是令山徑清涼,但壞的是把好風景都遮蔽了。


其實向海那邊應該種植較矮的灌木,向山頂那邊,或者在稍低處才種樹,便不會把好風景遮蔽了。

還要行1.5公里才到路口


很清澈的溪流


途中經過巨石堆,有大石砌成的梯級





見路口的指示牌,轉右離開南大嶼郊遊徑。這段山徑兩年前走過,比較一下兩年前的模樣:
當年同一位置,地面長滿野草。

上鳳凰徑
兩年前夏天同一段路,變成一條荒徑。
今天又變回一條家樂徑

長屻山的地標,又是景點,便是這堆巨石,有人稱之為「長屻石」。


那邊是秋天的熱點,山徑遊人絡繹不絕

另一邊是狗牙嶺、鳳凰山

長屻山只不過是一條平緩的山脊,很快便走到鳳凰徑上的一個山坳。有山友在地圖標註為「牛塘坳」。有舊行山書標註為「塘福坳」
到鳳凰徑便轉左,上行至649山頭,轉右落「北峰嶂」。今日不打算上鳳凰山頂了。
轉入鳳凰徑,又與一隊山友同行。其實鳳凰山與大東山一樣熱鬧。
時間尚早吧?大東山那邊的鳳凰徑二段比這邊冷清。
鳳凰山這邊的路旁也有芒草。芒草範圍不大,但也夠打卡了。
我們不是龍友,只是隨行隨拍,不會刻意停下來慢慢取景


稍一停步,便阻礙後面的山友



不是每個行山友都喜歡山徑太熱鬧。今日只是走一小段鳳凰徑,很快便轉入北峰嶂脊了。


東、中狗牙、茶壺咀




秋日天朗氣清,有點不捨得就此轉落北峰嶂。但若加料去南巖棧道,又沒有準備。還是照計劃落山吧。


人人都在拍芒草,不自覺地又跟拍幾張。
到路口(L022)轉右落山。這條山岬就是「北峰嶂脊」

以為沿路都有芒草,原來離開鳳凰徑便沒有了。

怎麼總是看到大東山呢?其實走了個多小時,都是在大東山對面的山頭。
這條路不難行,只是路面被植被遮蔽,看不到突出的石塊,容易被絆倒。



遠看「鳳髻」

回望滿佈芒草的山頭。
前面還有兩個山頭才到地塘仔郊遊徑
走下草坡,進入樹林


越過這個山崗

前面那個山崗便是「北峰嶂」。野外雜誌地圖稱之為「辣子坪」

已棄用的測量柱。新、舊地圖分別把這山頭高度標示為402米和1313呎。

這條山徑不算很長,但也需一小時才走到地塘仔郊遊徑。
轉左去法門古道。


地上拾到的杮

十一點半左右便到法門古道。法門古道是一條水泥徑,又長又悶。時間尚早,走另一條山徑落石門甲。
轉右走水吟橋過「地塘仔石澗」。
這條石澗以前沒有名字。在「縱橫香港奇山異水」書中,祈麟峰說他因澗旁的寶林寺一副對聯,把這澗稱之為「曹溪」。亦有人因「水吟橋」之故,稱之為「水吟橋石澗」
這條山徑就在一條乾坑旁邊,似乎沒有人清理,顯得荒蕪,滿地落葉。


最後接回法門古道。繼續向上走,經過寶林寺。
「曹溪」之名,來自這副對聯
寶林寺正「打禪七」。詳細不多解釋,總之在閉關吧。

走了一大段路,到這條「古道」的入口。
先走一段彎彎曲曲的破爛水泥徑


之後便離開水泥徑,轉入樹林的崎嶇山徑。前輩說,以前水泥徑是通往寶林寺附近的兩間小屋。現在那段路已沒有了。




走到開揚的草地,回頭看鳳凰山北坡。

對面山坡是法門古道所在的山脊。

遠處薄刀屻,較近處是禾寮墩、石獅山
地塘仔石澗下游



走了四十分鐘才到石門甲





走到滿東邨巴士站。等了十五分鐘仍沒有巴士到站。剛有的士經過,便乘的士去藍天海岸飲茶。
今日的路程不足十公里,很輕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