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塔巴逐漸移近,天文台今晨掛三號波。不過預料上午天氣不會太差,外圍雨帶和烈風區未到,所以上午可以照計劃出隊行山。為安全計,準備了兩條路線,其一是行康柏徑、柏架山橫山徑去五路坳。另一條是上大風坳、柏架山西脊(週四行過,應該沒有問題),到山頂回頭行車路落野豬徑。八點半已下著雨,不宜行第二條線了。
八點四十五分離開太古地鐵站,經康怡花園的通道上康愉街。
沿康愉街走到基利路。在基利路接走衛徑二段上樹木研習徑、戰時爐灶遺跡。
通常不走正路,都靠右走到柏鰂石澗下游的水坑。
往上走到康柏橋前,見已毁的太古一號水塘水閘。
康柏橋右邊上樹木研習徑。
見涼亭,即是快到戰時爐灶遺跡。
一直下著雨,所以沒有停下來細賞。
遺跡左方有山徑上管理站。這是上柏架山道金督馳馬徑的捷徑。
捷徑當然較其他路線短,但坡度也較大。
三分鐘便走到管理站閘口
還有一段斜路才到柏架山道。
康柏郊遊徑入口在柏架山道稍低處。
從地圖可見,康柏徑繞著柏鰂石澗谷走一圈,長約三公里。不過今日要去柏架山橫山徑,不用走2.5公里就到橫山徑路口。
剛轉入康柏徑,雨就越落越大。
雖然帶了雨遮、斗笠,但還是覺得"照頭淋"過癮。
每次行山都是全身濕,雨水和汗水沒有分別。
石面濕滑,穿了防滑的行山鞋也要小心。
大雨下了廿分鐘。
雨停了。
怎麼還未到暴龍石呢?
遠望畢拿山、小馬山
走了卅多分鐘到暴龍石。那塊鯊魚翅石差不多被樹遮蔽了。
廿年前走這條路時不覺有這麼多景點,只看到暴龍石和鯊魚翅石。
到分岔路。右轉入柏架山橫山徑。
幾條橫山徑繞柏架山一整個圈。東面這條無名字的橫山徑最長,從康柏徑至五路坳約4.5公里。
進入橫山徑即見這個石台。
石台是打卡點
下望東熹苑、興東邨
落耀興路的梯級
近處耀東邨。遠處的山頭是西灣山(柴灣山),上有舊軍營。
耀東坑谷
這條橫山徑較康柏徑崎嶇難行。
陡坡上有梯級落耀東坑和引水道
又橫過一條澗
可見九龍下著雨
可容幾個人的石室。不過就算淋雨也不會走進去。
北坡那段橫山徑較寬濶,路面較少樹根和石塊
到機槍堡脊入口。已走到東盛苑對上位置了。
橫山徑東段較難行,尤其柴灣坳、興民邨對上位置
到柏架東脊
又下雨了。雨不算大,但有雷聲。
雨雲就在柏架山頂附近,頭頂不斷傳來雷聲。好在不是在山頂、山脊上,所以大家都不放在心上。
全段唯一較險的位置。石面濕滑要小心。
走了一小時橫山徑才到引水道
到引水道便舒服了
橫過柏柴石澗幾條支流
柏柴左脊入口已不可辨
記得這段石坡下有很多竹葉蘭。今日只見兩棵
過了柏柴石澗,再走十多分鐘便到五路坳
到五路坳轉左落大潭道。
這條石級路較短。
小心慢走,不用十分鐘便到大潭道。
走這條路落柴灣的缺點是要走一段沒有行人路的大潭道。
石級路的出口在大潭道的一個彎角。彎角離大潭峽不遠,但那段路沒有行人路,要小心來往車輛。
有心人開闢了一條捷徑,就在石壆前不用躭心,有繩有欄,絕不危險
很快到水務車路
到水務車路轉左
過猛鬼橋,沿引水道走
見右邊有石級路。
轉右落峰華邨
沿翡翠道落興華廣場飲茶。
走了十一公里。到興華邨時,淋濕的衫褲已乾了一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