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隊/集體照/隊慶

2017年6月15日星期四

坑口-鴨仔山-鷓鴣山-壁屋凹

夏天選路線不要太長,中午行完便最好了,因為又濕又熱,沒有精力應付太長的路程。想起未到過鷓鴣山,便開這條線。為免路程太短,便加遊鴨仔山。我想很多隊友也未去過。若還是嫌短,還可以加料上尖風山和葵坳山。今早在坑口集合,八點四十五分,還有一位隊友在途中,車到大埔仔。為免久候,又不知何時走完鴨仔山,不方便請他在邵氏片場對面等,便請他自己了斷。

有「地膽」帶路,穿過屋苑,橫過寶寧路,便到鴨仔山腳。

 鴨仔山已開闢為一個公園,有石砌的通道,還有涼亭、體操等設施。


不用理那條路了,總之往山上走便對了。




這個亭竟然不能防雨的。旁邊有些似是晨運人士放置的枱椅。其實這個山還有多處地點都有這類「晨運藪」





一直向上走。這邊沒有涼風,氣溫和濕度都高,到這裡又已全身盡濕了。

到這個觀景點,便停下來小休。這裡已有一百五十米的高度了。
外面是牛尾海和牛尾洲。根據這個圖,遠處沙塘口山、火石洲也可望見。

下面紅色的一排房屋是清水灣電影廠宿舍。其右上是水邊村,被樹遮蔽的是坑口村



看完風景,又再上行,沿脊直上。旁邊雖有路,不過走山脊風景好,就走山脊吧

遠看今天的目的地:鷓鴣山。鷓鴣山英文是剃刀山,山形不及釣魚翁尖削,但也算是一個尖峰。鷓鴣山高432米。我們現在只上了百多米路便覺辛苦了。既然這樣,便取消去尖峰山吧。




又一個供晨運人士活動的地點。天氣太濕熱了,有地方停下來,便停下小休。
這個鴨仔山不算高,但沿山脊走,石級像是走不盡似的。


外面這個小灣是「阿公灣」

前邵氏片場

終於向下走,快離開鴨仔山。山下是清水灣道出口。




右轉便可直出清水灣道。不過我們去魷魚灣後山,還是轉左較直接。

我們轉左走,找到一條接回魷魚灣村後山的環山徑。




左邊這石級路是從清水灣道下來的。以前我們從魷魚灣上來,便是走這條路上清水灣道散隊。今天我們在這十字路口向前走,不上也不落。
還有一個路牌指示,很清楚了。



又經過一個晨運藪。



沒有走過這條路至少十年了。但看到這些水管,又有點印象了。


今天太潮濕,不算炎熱。這些山泉也沒有太大用處了。








走過這條路,一定記得這個澗口和兩條大水管。夏天走過,都會在這裡小休或大休。









過了那條澗,轉向西南。稍前位置有很窄的水泥面。是保護地下的管道吧?上山的路就在山岬處。



這裡就是上山的路口。
轉右上山。這是一條很熱門的路徑,很寬闊,不是一條荒徑

又是沿山脊直上,不用多想。
向上走不到一分鐘,左邊便見一條支路。他走左邊那條支路,結果在上面滙合。


出乎意料,這條路原來是在樹蔭下的。只是樹太密,遮擋了涼風。






上到這個晨運藪,又要停下來吹風。走過一段一段的階級路,很累。
 對面是剛才走過的鴨仔山。


過了那晨運藪,有隊友看到左方又有一條支路,便斷定是較直上那條路易行,於是便帶了數人走了那條支路。餘下六個便沿脊直上。

沿脊上的坡度較大,不過風景不錯
















越上越高,看不到有路從左面匯合。不知那幾個隊友去了那裡。







繼續向上走。又在每一個有晨運人士留下的設施小休。這些位置都是當風的平地。










我們以為走了左面支路的隊友不會上鷓鴣山了。問問這位山友,才知他們早已走過頭。
於是我們便快步追上去。

當然不忘看看對面山坡上衛徑三段經過的大牛湖、凹頭村。
還有較近的壁屋凹。






終於在這裡追上那幾位隊友。有兩個已上到鷓鴣山頂。

在這段路回頭望,可見整個將軍澳新市鎮。










再上一個山坡便到頂了。




差不多到山頂的時候,看到雨雲慢慢飄過來。




這個就是鷓鴣山頂的測量標石。高度432米。





雨快來了,便催促大家趕快離開。下山的路聽說是頗陡峭。下大雨時走那條路便辛苦了。
下山路沒有鋪設石板和階級,要預備手套。


山坡果然陡峭。走了幾步已下起大雨,幸好有繩幫助,不然便要坐在地上了。


雨越下越大,又騰不出一隻手拿雨傘。結果全身盡濕。

大雨下。若不是看到樹林縛了一條繩,便很難一眼看出路在何方。










一直向下走。看到一個墳,便知快到出口了。其實下山路不算長。儘管是下著雨,路面濕滑,從山頂到這個墳地,不到廿分鐘。




出口是屋苑後的一個草坪。

幾分鐘後,大家都到了。






出口是這間別墅的門口。



橫過清水灣道,乘巴士落將軍澳寶琳飲茶。



有膝痛的隊友先到寶琳新都城開位飲茶,我們不用等位。真多謝她,下次再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