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隊/集體照/隊慶

2017年6月18日星期日

漫遊蠔涌-百花林-飛鵝山道-觀音山村-小瀝源

今天父親節,為方便隊友早點回家,便以沙田為終點。上星期他們去了獅子山,所以不去黃大仙集合了,改在蠔涌。天氣好便上東洋山,天氣差便可走西貢古道。想起多年未去過觀音山村,今天便順道去一趟吧。
很早便到西貢。吃過早餐,便乘小巴去蠔涌。
村口又大興土木了。


八點鐘到車公廟。天氣潮濕,涼亭內多蚊,便走出去河邊。





這時天文台預警兩小時內有雷雨帶到港,要我們提高警覺。不過八點後,天氣仍不錯。今早出隊九人。

八點半過後,遲到的也到了,便起步。這種天氣,看來大家也不想上東洋山了。
他忘了帶水,隊友給他一支。
照例在此離開車路,過橋走鄕村小徑。











沿村徑向山邊走。記錯方向,轉入「較剪屋」。看到路邊有一幅兩尺高的石壆,還有一個香爐。似是走入村民的屋地了,唯有走回頭。

繼續沿寬闊乾淨的水泥路前行。

路牌指示往大藍湖的方向。不會錯了。

走回車路,轉左行,往衛奕信徑走。



在此決定不上東洋山了,沒有人有異議。

直入大藍湖。



到車路盡頭。涼亭對面是西貢古道起點了。 大家不想小休,人到齊便上山。


又想起幾年沒有走過這條古道了,我們很少開線到這裡,因為上西貢古道之後,接下來的路線選擇不多。

石砌古道的石面常滿佈青苔,不過這裡又不算多,儘管很潮濕,但不滑。



到衛徑的轉角位,便見這座永建不成的大屋。多年前經過這裡,都是在興建中。這間大屋的裝飾很特別,不像新界的村屋。








看到地政署這個告示牌,才知為何這間屋不能建成了。

衛徑這裡轉左,出井欄樹。我們去百花林,要直行。




繼續沿古道直上百花林路。

這座應是戰前的軍事遺跡。




他忍著腳痛來行山,全程跟在後面。

上到百花林路,轉左朝飛鵝山道方向走。



幾分鐘便到往百花林路口。




 

不斷沿路往上走,經過幾個大墳,才到孫母楊太夫人墓。



孫母公元一九一零年七月十九日病逝,這墓已超過一百年歷史。二零零零年因日久失修塌泥,要重修。
這墓建在一風水穴,名為鐵樹掛銀燈。從墓穴外望,看到白沙灣和星羅棋佈的島嶼。還有左右兩邊的青龍和白虎山。墓旁的涼亭也是和風水有關。


在墓旁小休片刻,又再起步。剛起步便下雨了。


幾分鐘便到飛鵝山道。從這裡開始,便走水泥路了,再大雨也沒有所謂了。



既然有涼亭,便入內避雨。

但上網看天文台的雷達圖像,有大片雨雲在本港附近,看來短時間不會停雨了。於是便冒著大雨起行。




十一點鐘來到基維爾營路口。



經過基維爾營,朝茂草岩方向走。



來到十字路口,轉左是麥徑五段,右面去茂草岩。我們直行。



很多年也未走過這段路。通常到這裡,都是轉左走麥徑去慈雲山,很少會兜個圈出觀音山村的。
這條路比想像中長,走了十分鐘才到路口。

還記得這個路口,未曾再向前行,直到盡頭。那裡應是芙蓉泌吧?


這條路不會有太多人行了。村民也不會走這條路上來,要離村,也走觀坪路啦。

原以為這條路已很荒蕪,但水泥路面仍保持良好狀態,也沒有太多樹枝樹葉擋路。








橫過馬麗口坑上游的一條支流。剛下大雨,水勢很猛。





轉過這個彎,便到村口。




以前來到這裡,已聽到狗吠聲。今日下大雨,沒有狗肯出來歡迎我們。




沒有狗聲、也沒有人聲。山村出奇的寧靜。

祠堂內兩隻狗看到我們,也懶得出來。這裡沒有什麼可供小休的地方。我們匆匆經過,直去觀坪路。



我們想找那條直落大老山隧道口那條路。原來是在離那堆屋稍遠的地方。



前面這個路口就是落小瀝源的捷徑。看到有人從那路口出來,便肯定沒錯了

從這條路落山。沒有路牌,只有沙田民政事務署的告示。路是經過草堆下到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

這條路是村民在一九九一年自費興建的通道,耗資百萬。不過政府從並未批准興建。所以建成後,隨即被封了。










這一段是草堆下?都是頗新淨的村屋。








政府在這裡把路封了一半,使車輛不能駛過。











從路口起走了十五分鐘,便看到隧道的通風建築。已走了一半路。

路口又有水泥躉把路封死。

橫過馬麗口坑的澗口。其實整段路也是在馬麗口坑旁,沿路走,不時聽到山谷傳來流水聲。






走下這條直路,便到隧道收費站上的天橋。



乘巴士去石門飲茶。
我們在兩間酒樓等位。兩間酒樓分別在二樓和三樓。我們走來走去,等了半小時才有位。



今天沒有論壇,但談得歡暢,菜也忘記吃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